一种烟叶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叶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叶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烟叶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热泵烘干机对烟叶进行烘干,热泵烘干机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高温热泵烘干机组利用逆卡诺原理,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主要应用于食品、药材、木材、农副产品、工业品等的烘干脱水过程。热泵烘干机可实现低温空气封闭循环干燥、物料干燥质量好,可满足大多数热敏物料的高质量干燥要求,干燥介质的封闭循环,可避免与外界气体交换所可能对物料带来的杂质污染,这对食品、药品或生物制品尤其重要。早期的热泵烘干机多为分体式的,分为外机和内机,在安装和使用时多为不便;一体式热泵烘干机体积小、能耗低,目前在许多物料烘干领域被采用。
现有的烟叶烘干设备存在以下缺点:1.在使用热泵烘干机对烟叶进行烘干的过程中,离烘干房的送风口近的烟叶接触到的热风温度较高,容易造成局部受热过大、烟叶烤焦的问题;2.在烟叶烘干过程中,烘干机的热泵系统需要间歇性工作,开机后运行一段时间就需要关闭,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开启运行,工作过程中需要多次开机、关机,由于每次开机后都需要等待预热、升温,存在升温速度慢、工作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等问题;3.烟叶烘干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分流失,而一体式烘干机一般是对烘干房内的空气进行循环加热,在烘干烟叶时,循环加热的空气中水分含量会越来越多,烘干房中的空气湿度增大会影响烘干效果,降低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叶烘干系统,能够对烘干房内的热空气进行有效导流,避免局部过热;还能够使烘干机开启后快速升温、缩短开机时间,解决烟叶烘干过程中多次开关机、能耗大的问题;以及能够对烘干过程中的循环空气进行排湿、热回收,保证烘干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烟叶烘干系统,包括一体式烘干机和烘干房;所述烘干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热泵系统,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横向隔板,把壳体内部空间分隔为下部内循环区和上部外循环区;在所述内循环区的一侧侧壁下部设有与烘干房相连通的回风风道,在该侧壁的上部一侧还设有与烘干房相连通的送风风道,在所述送风风道内设有循环风机;所述热泵系统包括依次通过冷媒管道相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压差调节阀、蒸发器、干燥过滤器、储液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对应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其中,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外循环区,在所述外循环区的壳体顶部设有排风口,在所述排风口处安装有排风风机;热泵系统的其他设备设置在所述内循环区,所述冷凝器设置在与所述回风风道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位置;
在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隔板上开设有排湿口,在所述排湿口处安装有自开合盖板;在所述内循环区的一侧侧壁上部设有补风口,在所述补风口处设有可开合的补风窗;
所述烘干房包括房体、设置在所述房体一侧的大门,在与大门相对的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所述送风风道相连通的送风口,在所述送风口下方靠近侧壁底部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回风风道相连通的回风口;在所述房体内设有用于悬挂烟叶的支架;
在所述房体内对应送风口的位置设有风力导流挡板,所述风力导流挡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底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包括截面呈v型、设置在所述底板中心线两侧的分流板,与两侧分流板相连接的横向过渡板,以及分别与两侧过渡板相连接的斜向延伸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底板的侧边相平行,所述延伸板的端面与所述底板的后侧边平齐;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在房体相对两侧的侧壁上,两个分流板的连接处朝向送风口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一体式的热泵烘干机设置在烟叶烘干房的一侧,烘干机下部的回风风道与烘干房的下部回风口相连通,上部的送风风道与烘干房的上部送风口相连通,烘干过程中,在循环风机的带动下,烘干房内的空气经过回风风道进入烘干机壳体内,于壳体内的冷凝器进行换热,实现空气的加热,加热后的空气经过送风风道回到烘干房内,烘干房内的空气实现上部送入、下部抽回,如此循环,实现对烘干房内烟叶的烘干。
风力导流挡板对应设置在烟叶烘干房的送风口处,从送风口向烘干房内流动的热空气经过风力导流挡板时,首先被呈v型设置的分流板向两侧分流,然后两侧的空气顺着过渡板和延伸板形成的路线向两侧的前方流动,避免从送风口出来的热空气直接向斜下方流动,造成距离送风口最近的烟叶直接与高温空气接触,造成受热过高、烟叶烤焦;经过风力导流挡板的导流,延长了热空气在烘干房顶部平行流动的时间,在流动过程中热空气与烘干房内的空气接触、混合,使得经过导流后的热空气温度降低,再向前、向下流动时,不会再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发生,使得烘干房内烟叶能够均匀受热,保证烘干效果。
压差调节阀用于使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冷媒产生压差,保证高压一侧的制冷剂继续保持高压状态并迅速液化放热,使冷凝器迅速升温,已达到速热的效果,缩短烘干机开机后的预热时间;自开合盖板用于方便排湿,保证烘干效果;补风窗的设置用于补充因排湿而减少的内部空气量。
优选的,所述压差调节阀包括阀管、顶杆、限位弹簧、调节螺母以及封装管,所述阀管和封装管的下端为进液口、上端为出液口;
在所述阀管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限位弹簧的上部由所述进液口穿入到阀管内,所述限位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环形凸台上;在所述顶杆的上端设有锥形端头,在所述阀管的顶部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锥形端头相匹配的锥形面,所述顶杆的下端穿过所述阀管和限位弹簧并延伸到阀管外部,所述锥形端头与所述锥形面贴合在一起,所述顶杆的外壁与阀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用于进液的间隙;在所述顶杆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旋转套接在所述顶杆上,所述限位弹簧下端顶在所述调节螺母上;
所述封装管套装在所述阀管的外部,所述封装管的内壁与所述阀管的外壁覆合固定在一起,所述调节螺母的外径小于所述封装管的内径,所述封装管的进液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末端出口,出液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前端进口。
通过设置压差调节阀,使得从冷凝器排出的冷媒经过调节阀时产生压差,高压一侧的制冷剂继续保持高压状态并迅速液化放热,使冷凝器迅速升温;同时降低蒸发器内的压力,有利于制冷剂的蒸发,起降压节流作用。其中,顶杆安装在阀管内,上部锥形端头与阀管内壁的锥形面贴合,实现阀管的闭合;冷凝器送出的冷凝剂从阀管的下端进液口进入,因为要顶开锥形端头从出液口流出,就需要带动限位弹簧压缩变形,因此制冷剂到阀管的出液口处时需要达到一定压力才能推动锥形端头开启,这就使得制冷剂在调节阀前后两侧产生压差,高压一侧的制冷剂继续保持高压状态并迅速液化放热,可以使冷凝器快速升温,减少预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调整限位弹簧的螺距、线径、压缩量,可以使调节阀出液口达到所需的压差,以适应不同系统的压差需求。
优选的,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径大于所述顶杆的杆体直径;在所述阀管外壁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组增强固定部,所述增强固定部包括两个相邻的环状凸缘,以及在两个环状凸缘之间形成的环状凹槽;所述封装管位于所述阀管外的管体形状与阀管外壁的形状相匹配。增强固定部便于加强阀管和封装管之间的固定,使二者之间更加牢固,避免阀管在封装管内产生松动。
优选的,所述自开合盖板包括矩形框架,沿所述框架的长边等距分布有支杆,所述支杆贯穿相对应的两侧长边,在所述支杆上转动套装有盖板片,每个盖板片的一侧边转动套装在对应的支杆上,另一侧边活动搭放在与其相邻的支杆上,最边缘处的盖板片活动搭放在相邻的框架短边上;所述盖板片活动搭放的一边上设有向下的折弯部;
在所述框架的两短边之间设置有“冖”型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两端下部固定在框架的两短边上,所述限位条的高度小于所述盖板片的宽度。
该自动开合盖板设置在隔板上的排湿口处,当壳体顶部的排风机工作时,带动下部湿热空气向上流动,将盖板片顶开,进入隔板上部的外循环区,与蒸发器进行换热,然后通过排风口排出到壳体外部。其中,所述盖板片可以选用轻质铝合金材质,使得气流更容易通过盖板片向上流动。当排风机停止工作时,下部的湿热空气停止向上流动,盖板片在自身重力的作用落下闭合。设置限位条,可以防止盖板片由于气流的力量过大而翻转过度,无法自行下落,或者翻转180度到另一侧落下,造成盖板无法关闭。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为两组,每组蒸发器包括两个呈v型设置的管片,每组蒸发器的v型开口对应的壳体顶部均设有一个排风口和排风风机;第一组蒸发器位于冷凝器的正上方,第二组蒸发器并列设置在第一组蒸发器旁边,所述排湿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组蒸发器的两个管片下方的隔板上,在每个排湿口处均设有所述自开合盖板。
呈v型设置的管片能够增大蒸发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还有利于冷凝水沿管片向下流动,有利于冷凝水的收集。排湿口设置在远离冷凝器一侧的隔板上,可以避免内循环过程中空气从排湿口流失,只有当排风风机开启后,内循环区的湿热空气才会通过排湿口向上流动,实现排湿。
优选的,所述补风窗包括矩形窗框,在所述窗框相对的两边之间等距分布有可开合叶片,在所述叶片的两端设有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窗框两边的转动杆,在所述叶片的一端对应的窗框内侧设有控制条,所述叶片的上侧面设有与所述控制条通过转轴连接的连接柱;
在所述控制条所在的窗框一侧外部设有与所述控制条相平行的丝杆、与所述丝杆底端对应连接的驱动电机,转动套装在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控制条之间通过控制杆相连接,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叶片相平行、与所述控制条和丝杆相垂直,在所述窗框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导槽,所述控制杆穿过导槽,且在驱动电机的控制下沿所述导槽内移动,用于控制所述叶片的开合。
排湿过程中流失的循环空气通过补风口补充,外部空气通过补风窗进入内循环区,与内循环区的空气进行混合,实现内循环空气的补充。补风窗的结构中,通过丝杆转动带动丝杆螺母和控制杆上下移动,进而通过连接柱带动叶片的打开、闭合,实现补风窗的开合控制,还可通过丝杆螺母的移动距离调节叶片的开度,从而调节补风量。
优选的,在所述内循环区内位于所述补风口和排湿口之间的位置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由竖向通风管片和横向通风管片交替贴合在一起组成,所述竖向通风管片的上部出风口位于所述排湿口正下方,所述横向通风管片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补风口。
当烘干房内的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壳体顶部的排风风机开启,带动壳体内的一部分湿热空气通过换热器和排湿口向上流动,在经过换热器时,通过竖向通风管片向上流动;需要补风时,外部空气通过补风窗进入壳体内,通过横向通风管片向壳体内流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热交换,使外部空气吸收换热器中流动的湿热空气的热量,对外部空气进行预热。换热后的湿热空气通过排湿口进入上部的内循环区,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排风口排出到壳体之外。在湿热空气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时,湿热空气中的热量被蒸发器进一步吸收,实现余热的充分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能耗。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竖向通风管片依次相邻并列连接,所述横向通风管片间隔排列在两列竖向通风管片之间。竖向通风管片相邻并列设置,使得下部湿热空气直接通过竖向通风管片向上流动,从排湿口流到上部外循环区;横向通风管片间隔排列,在相邻的横向通风管片之间形成通风间隙,外部空气可以通过横向通风管片和通风间隙进入到壳体内循环区,这样设置可以减少横向通风管片的数量,又有利于外部空气流通。
其中,所述补风口可以设置在回风口所在侧壁上,位于回风口的上方,便于回风口进入内循环区的湿热空气向上流动;也可以设置在与回风口所在侧壁相邻的另一侧侧壁上,使得外部空气通过横向通风管片进入到内循环区之后朝向冷凝器所在的方向流动,便于外部空气被冷凝器加热以及进入送风风道。
优选的,在所述蒸发器下方的隔板上还设有导水槽,以及与所述导水槽相连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当湿热空气进入外循环区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时,空气中所含的水分会遇冷凝结,形成的冷凝水通过导水槽进行收集,再通过排水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与房体的顶板之间距离5-15cm;导流板可以与烘干房顶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使一部分空气从该间隙中分流出去,进而使得热空气在烘干房内实现多方位的流动,使热空气与烘干房内的空气更快地接触、混合。
优选的,两个分流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所述延伸板与过渡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所述底板所在的位置低于送风口底边所在位置5-10cm;两个分流板的连接处与所述底板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底板宽度的1/5;所述底板前侧边距送风口处的水平距离为5-10cm。
其中,烘干房的大门为对开式,在其中一扇大门上设有透明材质的观察窗;在另一扇大门上设有用于人进出烟叶烘干房的小门。观察窗用于从外部查看烘干房内的烟叶烘干情况;当需要工作人员进入烘干房内查看时,不需要开启大门,从其中一扇门上设置的小门进出,可以减少热量流失。
优选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烘干房的送风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风力导流挡板,能够对从送风口进入到烘干房内的热空气进行导流和分流,延长热空气在烘干房顶部向前流动的时间,使热空气向多个方向分流,加快热空气与烘干房内空气的接触和混合,使烘干房内的空气均匀升温、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解决了烘干房内热空气从送风口出来之后直接向斜下方流动,造成距离送风口最近的烟叶受热过大、局部温度过高、烟叶容易烤焦的问题,使烘干房内的烟叶均匀受热,保证烟叶烘干的效果,提高烟叶烘干的均匀性。
2.通过压差调节阀能够实现冷凝器的快速升温、缩短烘干机的开机时间,尤其适用于烟叶烘干过程中需要频繁开关机的情况,可以有效节省开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加节能环保;
3.烘干机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下部内循环区和上部外循环区,在物料烘干过程中,烘干房内的空气经过回风风道进入内循环区,被冷凝器加热后再通过送风风道回到烘干房内,当烘干房内的空气湿度较大时,开启壳体顶部的排风风机,使内循环区的一部分湿热空气通过排湿口流到外循环区,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实现预热回收利用,再通过排风口排出到壳体外部。通过设置自开合盖板,盖板片只有在排风风机启动后,才会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上打开(外循环区内空气被排风机带动向上的吸力、内循环区湿热空气向上流动的压力),使得内循环区内的湿热空气通过排湿口排出,起到降低烘干房内空气湿度的作用,保证烘干效果和烘干效率。
4.在进行排湿过程中,烘干房内的循环空气减少,因此需要补充空气,补风窗打开后,外部空气通过补风口进入壳体内,先经过换热器与向上流动的湿热空气进行换热,使外部空气被预热,然后与内循环区的空气一同被冷凝器加热,再经过送风风道进入烘干房。通过设置补风窗,在驱动电机和丝杆的带动下,控制补风窗上叶片的开启、关闭和调节开度,从而控制补风的时间和补风量。
5.通过在补风窗和排湿口之间设置换热器,使要排出的湿热空气经过排湿口之前先经过换热器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再进入外循环区与蒸发器进行换热,然后通过排风口排出,这一过程使得排湿过程中的空气热量被充分地回收利用。并且,热泵系统中除蒸发器外的机组设置在内循环区,使得热泵机组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也能够被内循环区的空气所吸收,更加节能环保。
6.本实用新型烟叶烘干系统中,烘干机具有一体化、速热、排湿、热回收等功能,与烟叶烘干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完全适配;烘干房能够均匀升温,避免局部温度过高,保证烟叶均匀烘干;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烘干效果、提高工作效率,且具有能耗低、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烟叶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烘干房内热风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3为风力导流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烘干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自开合盖板的结构示意图(闭合状态);
图6为自开合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开启状态);
图7为烘干机的后侧侧视图;
图8为补风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烘干机设置换热器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换热器的通风方向示意图;
图12为压差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压差调节阀的爆炸图;
图14为阀管的剖视图;
图15为制冷剂进出压差调节阀的方式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回风风道,3送风风道,4循环风机,5排风口;
6框架,7盖板片,8支杆,9限位条,10折弯部;11隔板,12自开合盖板;
13干燥过滤器,14压缩机,15冷凝器,16储液器,17蒸发器,18气液分离器;
19补风窗,20窗框,21叶片,22转动杆,23控制条,24连接柱;
25换热器,26竖向通风管片,27横向通风管片;
28丝杆,29驱动电机,30丝杆螺母,31控制杆;
32烘干房,33送风口,34回风口,35支架,36底板,37导流板,38分流板,39过渡板,40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
实施例1:一种烟叶烘干系统,参见图1,包括一体式烘干机和烘干房32;烘干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热泵系统,在壳体1内部设有横向隔板11,把壳体1内部空间分隔为下部内循环区和上部外循环区;在内循环区的一侧侧壁下部设有与烘干房相连通的回风风道2,在该侧壁的上部一侧还设有与烘干房相连通的送风风道3,在送风风道3内设有循环风机4;热泵系统包括依次通过冷媒管道相连通的压缩机14、冷凝器15、压差调节阀、蒸发器17、干燥过滤器13、储液器16和气液分离器18,气液分离器18的出口与压缩机14的回气口对应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其中,蒸发器17设置在外循环区,在外循环区的壳体1顶部设有排风口,在排风口5处安装有排风风机;热泵系统的其他设备设置在内循环区,冷凝器15设置在与回风风道2所在的侧壁相邻的位置。
压差调节阀包括阀管41、顶杆42、限位弹簧43、调节螺母44以及封装管48,阀管41和封装管48的下端为进液口、上端为出液口。在阀管41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45,限位弹簧43的上部由进液口穿入到阀管41内,限位弹簧43的上端顶在环形凸台45上;在顶杆42的上端设有锥形端头46,在阀管41的顶部内壁上设有与锥形端头46相匹配的锥形面47,顶杆42的下端穿过阀管41和限位弹簧43并延伸到阀管41外部,锥形端头46与锥形面47贴合在一起,顶杆42的外壁与阀管41的内壁之间留有用于进液的间隙;在顶杆42的表面设有外螺纹,调节螺母44旋转套接在顶杆42上,限位弹簧43下端顶在调节螺母44上。
封装管48套装在阀管41的外部,封装管48的内壁与阀管41的外壁覆合固定在一起,调节螺母44的外径小于封装管48的内径,封装管48的进液一端连接冷凝器15末端出口,出液一端连接蒸发器17前端进口。
环形凸台45的内径大于顶杆42的杆体直径;在阀管41外壁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组增强固定部,增强固定部包括两个相邻的环状凸缘49,以及在两个环状凸缘49之间形成的环状凹槽50;封装管48位于阀管41外的管体形状与阀管41外壁的形状相匹配。
在位于蒸发器17下方的隔板11上开设有排湿口,在排湿口处安装有自开合盖板12;自开合盖板12包括矩形框架6,沿框架6的长边等距分布有支杆8,支杆8贯穿相对应的两侧长边,在支杆8上转动套装有盖板片7,每个盖板片7的一侧边转动套装在对应的支杆8上,另一侧边活动搭放在与其相邻的支杆8上,最边缘处的盖板片7活动搭放在相邻的框架6短边上;盖板片7活动搭放的一边上设有向下的折弯部10;在框架6的两短边之间设置有“冖”型限位条9,限位条9的两端下部固定在框架6的两短边上,限位条9的高度小于盖板片7的宽度。
在蒸发器17下方的隔板11上还设有导水槽,以及与导水槽相连的排水管,排水管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
进一步的,蒸发器17为两组,每组蒸发器17包括两个呈v型设置的管片,每组蒸发器17的v型开口对应的壳体1顶部均设有一个排风口5和排风风机;第一组蒸发器17位于冷凝器15的正上方,第二组蒸发器17并列设置在第一组蒸发器17旁边,排湿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组蒸发器17的两个管片下方的隔板11上,在每个排湿口处均设有自开合盖板12。
在内循环区的一侧侧壁上部设有补风口,在补风口处设有可开合的补风窗19;补风窗19包括矩形窗框20,在窗框20相对的两边之间等距分布有可开合叶片21,在叶片21的两端设有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窗框20两边的转动杆22,在叶片21的一端对应的窗框20内侧设有控制条23,叶片21的上侧面设有与控制条23通过转轴连接的连接柱24;
在控制条23所在的窗框20一侧外部设有与控制条23相平行的丝杆28、与丝杆28底端对应连接的驱动电机29,转动套装在丝杆28上的丝杆螺母30,丝杆螺母30与控制条23之间通过控制杆31相连接,控制杆31与叶片21相平行、与控制条23和丝杆28相垂直,在窗框20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导槽,控制杆31穿过导槽,且在驱动电机29的控制下沿导槽内移动,用于控制叶片21的开合。
在内循环区内位于补风口和排湿口之间的位置设有换热器25,换热器25由竖向通风管片26和横向通风管片27交替贴合在一起组成,竖向通风管片26的上部出风口位于排湿口正下方,横向通风管片27的进风口朝向补风口。换热器25的竖向通风管片26依次相邻并列连接,横向通风管片27间隔排列在两列竖向通风管片26片之间。
烘干房32包括房体、设置在房体一侧的大门,在与大门相对的侧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与送风风道3相连通的送风口33,在送风口33下方靠近侧壁底部的位置设有与回风风道2相连通的回风口34;在房体内设有用于悬挂烟叶的支架35;
在房体内对应送风口33的位置设有风力导流挡板,风力导流挡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底板36、竖直设置在底板36上的导流板37,导流板37包括截面呈v型、设置在底板36中心线两侧的分流板38,与两侧分流板38相连接的横向过渡板39,以及分别与两侧过渡板39相连接的斜向延伸板40;过渡板39与底板36的侧边相平行,延伸板40的端面与底板36的后侧边平齐;底板36的两端固定在房体相对两侧的侧壁上,两个分流板38的连接处朝向送风口33设置。
导流板37的顶部与房体的顶板之间距离5-15cm;两个分流板38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延伸板40与过渡板39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底板36所在的位置低于送风口33底边所在位置5-10cm;两个分流板38的连接处与底板36的前侧边之间的距离≥底板36宽度的1/5;底板36前侧边距送风口33处的水平距离为5-10cm。
本实用新型烟叶烘干系统的具体工作方式为:
将烘干机安装在烘干房的一侧,回风风道与烘干房的回风口相连通,用于将烘干房内的空气抽回到烘干机的壳体内进行加热;送风风道与烘干房送风口相连通,用于将加热后的热空气送到烘干房内;回风风道、送风风道与烘干房侧壁之间为密封连接;烘干机开启后,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烘干房内的空气被抽回到烘干机壳体内,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实现空气的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送风风道被送回到烘干房内,实现烘干房内空气的循环加热,对烘干房内的烟叶进行烘干。
从送风口进入烘干机的热空气首先接触到风力导流挡板,其中下方的底板可以避免热空气直接向下流动,热空气向前流动时被呈v型设置的分流板分流,形成向两侧流动的气流,两侧的气流沿过渡板和延伸板形成的路线继续向前流动,热空气分流和向前流动的过程中,与烘干房内的空气接触、混合,发生热量的交换,使得经过该风力导流挡板后的热空气温度降低,如此就避免了送风口处温度较高的热空气直接接触最近的烟叶,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烟叶容易烤焦的问题,使烘干房内温度均匀上升,提高烟叶烘干的均匀性,保证烘干效果。
在烘干机工作过程中,冷凝器排出的制冷剂通过压差调节阀时,首先从阀管的下端进液口进入到阀管内部,达到一定压力之后将顶杆上端的锥形端头顶开,使制冷剂在调节阀前后两侧产生压差,高压一侧的制冷剂继续保持高压状态并迅速液化放热,能够使冷凝器快速升温,提高热泵的工作效率、节约能源。现有技术中的使用热泵系统的烘干机,开机后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所需的时间一般在5-6分钟,而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热泵系统的烘干机,开机时间可以缩短到1分钟,有些物料烘干时,烘干机需要间歇性工作,如每次开机后运行15分钟就需要关机,则每小时可运行3次,十小时运行30次,采用本实用新型热泵系统每次开机能够节省4-5分钟,则每天可节省开关机时间2-2.5小时,能够有效提高烘干机的工作效率、节约电能。
当烘干房内的空气湿度较大时,壳体顶部的排风风机开启,在隔板上下两侧的气流带动带动下,盖板片向上打开,下部内循环区内的一部分湿热空气向上流动,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排风口排出到壳体外部,实现了循环空气的排湿,以保证烘干效果。
循环空气通过排湿排出一部分之后,烘干房内的循环空气减少,需要向其中进行补风,通过驱动电机和丝杆控制补风窗的叶片打开,外部空气通过补风口进入壳体内,在补风口和排湿口之间设置由竖向通风管片和横向通风管片组成的换热器,排湿过程中,湿热空气通过换热器的竖向通风管片向上流动,补风过程中,外部空气通过换热器的横向通风管片向壳体内流动,在换热器内发生热交换,使外部空气被预热,然后再经过冷凝器加热、通过送风风道进入烘干房。图11中的竖向空心箭头为湿热空气经过竖向通风管片的方向示意,横向的空心箭头为外部空气经过横向通风管片的方向示意。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