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2021-02-02 05:02:53|265|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双层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0002]
mirna的发现为肿瘤的早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基于mirna的检测方法一般是基于核苷酸杂交和扩增的原理,其主要包括pcr、northern印迹和微阵列芯片等,这些方法将mirna杂交信号转化为可测量的信号从而达到定量或定性的目的。但这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northern blotting技术耗时长、操作繁琐、样品需求量大等;pcr技术需要对目标物进行扩增,然后再通过凝胶电泳进行结果判断,检测过程耗费时间较长,步骤繁琐。因此,为了充分利用mirna在癌症检测时表现出的优势,有必要发展一种快速、高效、准确度高的基于mirna 的肿瘤早期检测方法,为肿瘤的早期发现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耗时短、高灵敏度、检测样品需求量少,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双层微流控芯片。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首先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微流控芯片,包括上层的阀门控制层、中间的流道层和功能化基底,所述流道层上设有微腔、与所述微腔连接的微流道、以及进样口和出样口;所述的阀门控制层包括控制阀、与所述控制阀连接的阀门进样口;所述功能化基底分为检测区和反应区,所述检测区与所述微腔对应,所述反应区与所述微流道对应。
[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的反应区修饰有纳米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材料,检测区修饰多聚赖氨酸。
[0006]
进一步优选的地,所述的反应区固定有检测探针。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腔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微腔的入口处,所述的微流道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微流道和出样口之间。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微流控芯片结构简单、易于制备,使用方便,采用该芯片和试剂盒对肿瘤mirna检测进行检测,耗时短、步骤简单、灵敏度高、检测样品需求量少,能够实现快速、高效的检测,为肿瘤的早发现和早诊断,提供了技术平台。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层微流控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层微流控芯片的俯视图;
[0011]
图3为阀门控制层结构图;
[0012]
图4为流道层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为功能化基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双层微流控芯片,该芯片的结构图1和图2所示,从上到下依次为阀门控制层1、流道层2、功能化基底3。
[0016]
如图2和3所示,在阀门控制层1上设有阀门进样口4、微腔控制阀5、微流道控制阀6,阀门进样口4分别通过微流道与微腔控制阀5、微流道控制阀6连接。
[0017]
如图2和4所示,在流道层2上,设有微腔8、进样微流道10,出样微流道9。进样微流道一端与微腔8连接,另一端以进样口11连接。出样微流道9一端与进样微流道靠近微腔端处连接,另一端连接出样口7。
[0018]
如图2所示,微腔控制阀5位于微腔8的出口通道上,用于控制微腔的液体出入。微流道控制阀位于出样微流道9上方,用于控制出样微流道的通断。
[0019]
如图5所示,流道层2的下方是功能化基底3,在功能化基底3上分为反应区和检测区,其中,反应区对应流道层2上的进样微流道10区域,反应区内修饰有纳米氧化石墨烯,并且,在反应区内通过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吸附作用固定有用于检测肿瘤mirna标志物的荧光探针,如图所示,肿瘤标记物探针分子12上标记有fam荧光基团分子13。检测区对应流道层2上的微腔8区域,修饰有多聚赖氨酸,用于结合固定肿瘤mirna标志物的荧光探针与mirna结合形成的双链,用于后续荧光检测。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微流控芯片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