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雾化器和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雾化器和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一般承载有以丙二醇(pg)与甘油(vg)为基质的高沸点、高粘稠度电子烟雾化液(简称电子烟液),利用发热雾化体将电子烟液加热雾化形成以供抽吸使用的烟雾。因此,电子烟液的粘稠度与发热雾化体的导液渗液速度直接影响电子烟的使用体验,不良的导液效率容易导致发热体烧焦损坏,同时影响烟雾的吸食风味。
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利用多孔陶瓷材料吸附电子液,并作为导液与发热电路的支撑材料,已成为电子烟行业的主流趋势。相比于利用棉花、玻璃纤维等纤维绳缠绕发热丝制作雾化发热体技术,多孔陶瓷发热体具有加工精度高、发热均匀、个体差异小、雾化烟雾均匀细腻、干烧而不焦的性能持久等诸多优点。
但是,受限于现有技术中多孔陶瓷多以氧化铝(al2o3)、二氧化硅(sio2)等为基材混合制作坯料,以及烧结工艺等技术的限制,作为电子烟发热体的多孔陶瓷材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陶瓷体的强度和导液速率(贯通性孔隙率,贯通性微孔数量/体积)难以达到平衡,若为了增强强度而使陶瓷体的制作体积较大且厚,则会影响导液速率;若为了提高导液速率而减小陶瓷颗粒体积与厚度,则陶瓷强度较脆弱,当陶瓷体的厚度较薄时容易造成烟液渗漏。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雾化器和电子烟,解决现有技术中陶瓷体的强度和导液速率难以达到平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包括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发热体本体,发热体本体包括与待雾化液体接触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设有第一孔,且第一孔为盲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本体包括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待雾化液体穿过发热体本体并从第二端面离开,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互平行,第一孔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本体包括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待雾化液体穿过发热体本体并从第二端面离开,第一孔的孔底与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本体包括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待雾化液体穿过发热体本体并从第二端面离开,第二端面设有用于散发热量的发热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菱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孔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孔成排布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储液腔和雾化腔,储液腔用于存储待雾化液体,储液腔和雾化腔通过发热体本体连通,待雾化液体通过第一孔和发热体本体后进入雾化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的雾化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热体本体的第一端面设有第一孔,待雾化液体可以通过第一孔快速进入透过发热体本体,提高发热体的导液速率,降低发热体干烧概率,提升电子烟产品品质。这种提高导液速率的方式不需要减小发热体的体积和厚度,因此不会影响发热体的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热体的强度和导液速率难以平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实施例中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烟雾化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发热体本体;11、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3、第一孔;14、发热片;
20、储液腔;30、雾化腔;31、进口;32、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发热体用于电子烟的雾化器中,该发热体包括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发热体本体10,发热体本体10包括与待雾化液体接触的第一端面11,第一端面11设有第一孔13,第一孔13自第一端面向内延伸,第一孔13为盲孔。
在上述实施例中,发热体本体10的第一端面11上设有第一孔13,待雾化液体可以通过第一孔13快速进入透过发热体本体10,提高发热体的导液速率,降低发热体干烧概率,提升电子烟产品品质。这种提高导液速率的方式不需要减小发热体的体积和厚度,也需要改变发热体的材料及加工工艺,因此不会影响发热体的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热体的强度和导液速率难以平衡的问题。
发热体本体10的材料可以为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锆、碳酸钙、石墨等人造或天然矿物质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经模具制抷后高温烧结而成。
第一孔13设置为盲孔,可以防止待雾化液体直接通过第一孔13穿透发热体本体10而造成漏液。
如图1所示,发热体本体10还包括与第一端面11相对的第二端面12,待雾化液体穿过发热体本体10并从第二端面12离开,第一端面11与第二端面12相互平行,第一孔13的轴线垂直于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
第一孔13的孔底与第二端面1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比如1mm、1.5mm、2mm等。
第一孔13的直径小于第一孔13距离第一端面11的边缘的距离,两个相邻第一孔13之间具有间距。
如图3所示,第二端面12设有用于散发热量的发热片14。通过发热片14散发的热量,可以对待雾化液体进行加热发生雾化。
发热片14可以粘接在第二端面12上,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等固定方式固定在第二端面12上。
发热片14可以为电路片,印刷于第二端面12上。发热片14的材质可以为铁铬铝合金材料经丝网印刷至陶瓷表面后经高温烧结熔融至陶瓷表面以形成电路。
发热片14呈s形布置,以增大发热片14的布置面积,增大发热量。
第一孔1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或菱形,也可以为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第一孔13的数量为多个,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孔13的数量为两个;如图4和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孔13的数量为三个。
多个第一孔13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多个第一孔13可以成排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在保证了发热体的强度和密封性同时,导液速率显著加快,减小了发热体干烧焦化的概率,增大了发热体的强度与良品率,减小了加工难度,同时减小了烟液渗漏风险。
发热体的结构独特,导液效果良好,雾化均匀,能有效防止发热体亏液干烧,提升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上述的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
如图6所示,雾化器还包括储液腔20和雾化腔30,储液腔20用于存储待雾化液体,储液腔20和雾化腔30通过发热体本体10流体连通,待雾化液体通过第一孔13和发热体本体10后进入雾化腔30。
虽然储液腔20和雾化腔30通过发热体本体10流体连通,但储液腔20和雾化腔30的其他位置保持相对封闭,发热体本体10的一部分(包括第一端面11)位于储液腔20内,另一部分(包括第二端面12)位于雾化腔30内。
发热体本体10由多孔材料制成,可以吸附存储于储液腔20内的待雾化液体,待雾化液体通过第一孔13以及发热体本体10本身所具有的孔隙间贯通的毛细作用穿透发热体本体10到达第二端面12,然后进入雾化腔30中。雾化腔30设有进口31和出口32,空气从进口31进入雾化腔30,随雾化后的气体一起经出口32流出以供抽吸。
基于上述的雾化器,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上述的雾化器。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电子烟雾化器发热体所具有的积极技术效果同样适用于雾化器和电子烟,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