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2021-01-06 18:01:43|587|起点商标网
本发明属于鹅集约化养殖
技术领域:
,涉及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禽,市场需求的增长促进肉鹅产业迅猛发展。基于对高生产性能的追求,行业大量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取代传统青绿草料,采用高密度旱养取代传统水面散养,导致新发疾病增多。2016年来,雏鹅痛风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爆发,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产业经济损失严重。雏鹅痛风表现为肾脏功能损伤导致的尿酸代谢障碍,进而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周围、胸腹腔及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与人类常见的关节型痛风不同,雏鹅痛风以内脏型为主,相当于人类尿毒症。同时,与鸡、鸭等其他禽类不同,鹅痛风多发病于雏鹅,最早见于3日龄,在10至14日龄集中发病,发病率为10-50%,15日龄前后进入死亡高峰,死亡率高达50%。雏鹅痛风致病机制复杂,单纯药物治疗(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等)虽可快速缓解症状,但造成的副作用极大,雏鹅愈后长期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难以达到理想上市体重。因此,探讨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整合具有实用价值的预防方案,从源头上减少痛风发生,迫在眉睫。日粮蛋白水平过高极易诱发雏鹅痛风,特别是目前鹅饲料的日粮营养标准不健全,市场上商品化的雏鹅料多依据鸡、鸭料等饲养管理标准设计,蛋白水平普遍偏高。而禽类嘌呤代谢的过程存在先天缺陷,缺乏尿素合成酶系(精氨酸酶),导致禽类不能利用氨合成尿素,而肾脏中缺乏谷氨酰胺合成酶,氨不能由谷氨酰胺携带,蛋白质代谢的氨产物只能通过嘌呤核苷酸合成及分解途径,以尿酸的形式排出。雏鹅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全,当肾脏损伤导致尿酸排泄障碍时,过高的蛋白负荷可使血尿酸浓度急剧增高。但由于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度较低,易与na+和ca2+形成尿酸盐,并在肾小管、关节腔或内脏表面沉积,诱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此外,高蛋白日粮可引起禽类肠道微生态紊乱,特别是氨基酸代谢产物,如吲哚、氨、硫化物等可对后肠的微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日粮纤维水平偏低是诱发雏鹅痛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鹅与鸡、鸭不同,是传统的草食水禽,饲粮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不利于鹅的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粗纤维具有亲水性及饱腹感,可以减少雏鹅对精料的采食,减少尿酸的生成;粗纤维还可改变肠道内食糜的物理性质,加快尿酸的排泄。更重要的是,粗纤维对于雏鹅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维持很重要,参与肠道免疫。粗纤维可刺激肠道产生酸性蛋白质,生成更多的肠道黏液,肠道黏液含有上皮细胞、杯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可阻止了外源性细菌病毒的侵入,避免细菌、病毒等外源物质对机体的伤害。据报道,低粗纤维可导致雏鹅变形杆菌,拟门杆菌等条件致病菌丰度增加,增加雏鹅患病风险。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对于避免雏鹅痛风发生至关重要。幼禽肠道微生物种类远少于成年禽,但微生物活动对其健康的影响程度远大于成年禽。0-7日龄是雏鹅肠道菌群定植的关键时期,也是肠道屏障功能建立的主要时段,这与痛风发生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肠道微生态平衡与雏鹅痛风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医学研究发现,患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小鼠和人群,肠道菌群均出现紊乱,肠源性细菌及内毒素易位显著增加;反之,使用乳酸菌等益生菌干预后,小鼠的高血尿酸症得到缓解。多种肾脏疾病的病程发展中,肠道内容物、肠黏液层、肠上皮固有层、肠系膜淋巴结、血液和肝肾组织中细菌总量和内毒素水平增高,提示肠道细菌可能沿“肠道→循环系统→肾脏”的途径发生易位。因此,我们创新性地推测,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避免肠道内外源细菌或病毒入侵,是预防雏鹅痛风发生的有效途径。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发酵饲料一方面可以补充有益微生物,主要包括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等,促进益生菌竞争性争夺宿主肠道内的寄宿位置,通过产生有机酸、粘附素、抗菌肽等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禽沙门氏菌等),生物拮抗调节肠道微生态,修复肠道屏障,防止细菌入侵,增强宿主免疫功能。此外,随着集约化饲养推广,雏鹅生长环境变差,主要表现为:养殖密度加大、鹅舍湿度过高、传统地面平养造成粪污污染严重,致使nh3、co2、h2s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病毒、细菌、霉菌毒素等致病因素作用增强,进而导致雏鹅健康受损,增加了雏鹅痛风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尚没有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痛风发生的直接报道,但是环境问题会导致的诸多健康隐患已被证实。雏鹅的网床架养和多层笼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养殖方法,是在原有鸡、鸭养殖模式的基础上,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改进而来,其优势在于将雏鹅与粪污隔离,避免粪污中的病原微生物危害雏鹅,特别是可有效阻断病原“粪-口”传播,显著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因此,使用网床架养技术优化雏鹅养殖环境可作为避免雏鹅痛风发生的辅助性手段之一。综上所述,通过调节日粮蛋白、纤维水平,改善肠道微生态缓解,同时辅以优化养殖环境,可有效减少雏鹅痛风发生。本发明主要基于以上背景开展。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针对目前雏鹅日粮营养标准不健全、痛风防治技术不足的现状,通过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和/或提高纤维水平和/或饲喂发酵饲料,达到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同时配合使用网床架养等环境改善措施,提出防治痛风发生的新思路。其中,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可减轻雏鹅肾脏蛋白代谢负担,降低血尿酸水平;提高纤维水平有利于肠道健康和肠道微生态平衡;添加5%生物发酵饲料可显著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提高采食量,促进生长,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饲料。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料,所述饲料包括4.2~6.5%粗纤维、和/或18%~19%粗蛋白、和/或5%生物发酵饲料。其中,所述饲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玉米粉46~58.9份、豆粕14.5~25份、玉米蛋白粉0~11.5份、麸皮4~11.4份、米糠3~4份、稻壳粉2~11份、生物发酵饲料5份、预混剂1~4份。其中,所述饲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玉米粉52份、豆粕22份、玉米蛋白粉4份、麸皮4份、米糠4份、稻壳粉5份、生物发酵饲料5份、预混剂4份。其中,所述预混剂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食盐、维生素混合剂、矿物元素混合剂和氨基酸混合剂。其中,所述维生素混合剂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3、维生素a、维生素e、生物素、叶酸和烟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矿物元素混合剂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和亚硒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本
发明内容包括所述的饲料在雏鹅养殖领域中的应用。本
发明内容包括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雏鹅出壳后24小时开始,通过饲喂所述的饲料;2)采用高架网床饲养技术、和/或多层笼养技术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并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以优化育雏环境。其中,所述高架网床饲养技术包括:雏鹅饲养于木制、和/或竹制、和/或工程塑料、和/或喷塑钢丝网制作的网床上,网床离地面高度为0.5m,网床的网眼直径或间距为1.0cm~1.5cm,网面分隔为若干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面积不小于5m2;所述多层笼养技术包括:雏鹅饲养于工程塑料、和/或喷塑钢丝制作的多层养殖笼内,养殖笼的层数为2层~3层,每个养殖笼面积为2m2~3m2;所述适宜的饲养密度包括:1周龄20-25只/m2;2周龄15-20只/m2,3周龄11-15只/m2,4周龄4-10只/m2。3)在养殖过程中,针对7-14日龄雏鹅每日饮水中添加千分之二食用小苏打,促进尿酸代谢,减少尿酸盐晶体形成。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阻止外源病原菌突破肠道屏障进入雏鹅体内诱发痛风。肠内细菌突破肠壁屏障后,可直接进入或通过淋巴循环间接进入血液,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参与循环免疫激活。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抗原较少,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可被防御系统有效清除;但当抗原轻度过剩时,形成的cic既不容易排泄完全,又不足以引起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清除,易黏附于血管壁,特别是在肾小球内大量沉积,引起肾脏组织损伤。当过量细菌进入血液时,可直接引起菌血症、菌毒血症等疾病,导致包括肾脏在内的全身性系统衰竭,引起死亡;但在病程早期,通过肠道易位至循环系统的病原微生物在血液中主要表现为轻度过剩,以对肾脏造成的靶向性伤害为主,这是肠源性病原微生物诱发雏鹅痛风的根本原因。目前已经发现的可能诱发雏鹅痛风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包括星状病毒、大肠杆菌、禽法氏囊病毒、某些真菌等,针对单一病原的抗原免疫和抗生素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因此需要从病原微生物进入雏鹅体内的机制出发,把握好肠道这一重要关口。本发明中,降低蛋白和/或提高纤维水平可改善日粮营养水平,减少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定殖,促进有益菌群肠内增殖;添加发酵饲料一方面可补充部分有益菌,另一方面发酵产物中富含的粘附素、抗菌肽等物质有显著的抑菌排毒效果;同时,优化养殖环境是减少粪污病原通过“粪-口”传播危害雏鹅的重要方法。此外,针对雏鹅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降低蛋白有利于减少尿酸生成,而饮水添加食用小苏打可促进尿酸排出体外。上述多种技术手段联合作用,协同增效,共同达到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的目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1、通过改善雏鹅日粮(饲料)营养水平、添加生物发酵饲料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达到防治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生的目的,方法简单,易于实施,便于推广。2、使用高架网床养殖技术、和/或多层笼养技术,并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以优化育雏环境,可有效改善育雏环境,减少粪污病原通过“粪-口”传播危害雏鹅,从而有效保持雏鹅健康并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3、在集约化饲养模式下,多管齐下、综合防控,使冬春季节雏鹅痛风发病率和/或死亡率显著降低,进而有效的提升养鹅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发明的生物发酵饲料成分购买自南京宝辉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其主要成分见表1。表1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成分实施例1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选取雏鹅360只,分成两组,每组180只,出壳后24小时开始分别饲喂不同养分含量的育雏日粮(饲料),所述育雏日粮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表2饲料配方表3育雏日粮营养含量预混剂包括维生素混合剂、矿物元素混合剂和氨基酸混合剂。维生素混合剂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3、维生素a、维生素e、生物素、叶酸和烟酸。矿物元素混合剂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和亚硒酸钠。氨基酸混合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b、雏鹅饲养于工程塑料制作的双层养殖笼内,每个养殖笼面积为3m2,饲养密度为:l周龄20只/m2;2周龄15只/m2,3周龄11只/m2,4周龄后4只/m2。饲养方式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7-14日龄每日饮水添加千分之二食用小苏打,35日龄统计体重和雏鹅痛风累计发病率,结果如下表4所示。表435日龄体重(克)35日龄累计发病率(%)35日龄累计死亡率(%)配方a128016.656.67配方b118341.1220.33由表4可见,适当的降低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可显著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实施例2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选取雏鹅540只,分成三组,每组180只,出壳后24小时开始分别饲喂不同养分含量的育雏日粮,所述育雏日粮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表5饲料配方表6育雏日粮营养含量预混剂包括维生素混合剂、矿物元素混合剂和氨基酸混合剂。维生素混合剂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3、维生素a、维生素e、生物素、叶酸和烟酸。矿物元素混合剂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和亚硒酸钠。氨基酸混合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b、雏鹅饲养于工程塑料制作的双层养殖笼内,每个养殖笼面积为3m2,饲养密度为:1周龄20只/m2;2周龄15只/m2,3周龄11只/m2,4周龄后4只/m2。饲养方式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7-14日龄每日饮水添加千分之二食用小苏打,35日龄统计体重和雏鹅痛风累计发病率,结果如表7所示。表7由上表可见,适当的降低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和/或添加生物发酵饲料成分可显著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实施例3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选取雏鹅1800只,分成三组,每组600只,出壳后24小时开始分别饲喂不同养分含量的育雏日粮,所述育雏日粮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表8饲料配方表9育雏日粮营养含量预混剂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食盐、维生素混合剂、矿物元素混合剂和氨基酸混合剂。维生素混合剂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3、维生素a、维生素e、生物素、叶酸和烟酸。矿物元素混合剂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和亚硒酸钠。氨基酸混合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b、雏鹅饲养于工程塑料制作的高架网床上,网床离地面高度为0.5m,网床的网眼直径为1.0cm~1.5cm。网面分隔为若干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面积5m2。饲养密度为:1周龄20只/m2;2周龄15只/m2,3周龄12只/m2,4周龄后4只/m2。饲养方式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7-14日龄每日饮水添加千分之二食用小苏打,21日龄统计体重、雏鹅痛风累计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如表10所示。表10由表10可见,日粮中粗纤维含量控制在4.2~6.5%、粗蛋白控制在18%~19%、生物发酵饲料控制在5%可显著降低雏鹅痛风引起的死亡。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领域:
,涉及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鹅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禽,市场需求的增长促进肉鹅产业迅猛发展。基于对高生产性能的追求,行业大量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取代传统青绿草料,采用高密度旱养取代传统水面散养,导致新发疾病增多。2016年来,雏鹅痛风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爆发,此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产业经济损失严重。雏鹅痛风表现为肾脏功能损伤导致的尿酸代谢障碍,进而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周围、胸腹腔及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与人类常见的关节型痛风不同,雏鹅痛风以内脏型为主,相当于人类尿毒症。同时,与鸡、鸭等其他禽类不同,鹅痛风多发病于雏鹅,最早见于3日龄,在10至14日龄集中发病,发病率为10-50%,15日龄前后进入死亡高峰,死亡率高达50%。雏鹅痛风致病机制复杂,单纯药物治疗(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等)虽可快速缓解症状,但造成的副作用极大,雏鹅愈后长期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难以达到理想上市体重。因此,探讨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整合具有实用价值的预防方案,从源头上减少痛风发生,迫在眉睫。日粮蛋白水平过高极易诱发雏鹅痛风,特别是目前鹅饲料的日粮营养标准不健全,市场上商品化的雏鹅料多依据鸡、鸭料等饲养管理标准设计,蛋白水平普遍偏高。而禽类嘌呤代谢的过程存在先天缺陷,缺乏尿素合成酶系(精氨酸酶),导致禽类不能利用氨合成尿素,而肾脏中缺乏谷氨酰胺合成酶,氨不能由谷氨酰胺携带,蛋白质代谢的氨产物只能通过嘌呤核苷酸合成及分解途径,以尿酸的形式排出。雏鹅肾脏功能发育不完全,当肾脏损伤导致尿酸排泄障碍时,过高的蛋白负荷可使血尿酸浓度急剧增高。但由于尿酸在血液中的饱和度较低,易与na+和ca2+形成尿酸盐,并在肾小管、关节腔或内脏表面沉积,诱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此外,高蛋白日粮可引起禽类肠道微生态紊乱,特别是氨基酸代谢产物,如吲哚、氨、硫化物等可对后肠的微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日粮纤维水平偏低是诱发雏鹅痛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鹅与鸡、鸭不同,是传统的草食水禽,饲粮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不利于鹅的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粗纤维具有亲水性及饱腹感,可以减少雏鹅对精料的采食,减少尿酸的生成;粗纤维还可改变肠道内食糜的物理性质,加快尿酸的排泄。更重要的是,粗纤维对于雏鹅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维持很重要,参与肠道免疫。粗纤维可刺激肠道产生酸性蛋白质,生成更多的肠道黏液,肠道黏液含有上皮细胞、杯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可阻止了外源性细菌病毒的侵入,避免细菌、病毒等外源物质对机体的伤害。据报道,低粗纤维可导致雏鹅变形杆菌,拟门杆菌等条件致病菌丰度增加,增加雏鹅患病风险。健康的肠道微生态对于避免雏鹅痛风发生至关重要。幼禽肠道微生物种类远少于成年禽,但微生物活动对其健康的影响程度远大于成年禽。0-7日龄是雏鹅肠道菌群定植的关键时期,也是肠道屏障功能建立的主要时段,这与痛风发生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肠道微生态平衡与雏鹅痛风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医学研究发现,患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小鼠和人群,肠道菌群均出现紊乱,肠源性细菌及内毒素易位显著增加;反之,使用乳酸菌等益生菌干预后,小鼠的高血尿酸症得到缓解。多种肾脏疾病的病程发展中,肠道内容物、肠黏液层、肠上皮固有层、肠系膜淋巴结、血液和肝肾组织中细菌总量和内毒素水平增高,提示肠道细菌可能沿“肠道→循环系统→肾脏”的途径发生易位。因此,我们创新性地推测,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避免肠道内外源细菌或病毒入侵,是预防雏鹅痛风发生的有效途径。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发酵饲料一方面可以补充有益微生物,主要包括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等,促进益生菌竞争性争夺宿主肠道内的寄宿位置,通过产生有机酸、粘附素、抗菌肽等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禽沙门氏菌等),生物拮抗调节肠道微生态,修复肠道屏障,防止细菌入侵,增强宿主免疫功能。此外,随着集约化饲养推广,雏鹅生长环境变差,主要表现为:养殖密度加大、鹅舍湿度过高、传统地面平养造成粪污污染严重,致使nh3、co2、h2s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病毒、细菌、霉菌毒素等致病因素作用增强,进而导致雏鹅健康受损,增加了雏鹅痛风发生的可能性。目前尚没有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痛风发生的直接报道,但是环境问题会导致的诸多健康隐患已被证实。雏鹅的网床架养和多层笼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养殖方法,是在原有鸡、鸭养殖模式的基础上,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改进而来,其优势在于将雏鹅与粪污隔离,避免粪污中的病原微生物危害雏鹅,特别是可有效阻断病原“粪-口”传播,显著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因此,使用网床架养技术优化雏鹅养殖环境可作为避免雏鹅痛风发生的辅助性手段之一。综上所述,通过调节日粮蛋白、纤维水平,改善肠道微生态缓解,同时辅以优化养殖环境,可有效减少雏鹅痛风发生。本发明主要基于以上背景开展。技术实现要素:发明目的:针对目前雏鹅日粮营养标准不健全、痛风防治技术不足的现状,通过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和/或提高纤维水平和/或饲喂发酵饲料,达到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同时配合使用网床架养等环境改善措施,提出防治痛风发生的新思路。其中,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可减轻雏鹅肾脏蛋白代谢负担,降低血尿酸水平;提高纤维水平有利于肠道健康和肠道微生态平衡;添加5%生物发酵饲料可显著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提高采食量,促进生长,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饲料。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料,所述饲料包括4.2~6.5%粗纤维、和/或18%~19%粗蛋白、和/或5%生物发酵饲料。其中,所述饲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玉米粉46~58.9份、豆粕14.5~25份、玉米蛋白粉0~11.5份、麸皮4~11.4份、米糠3~4份、稻壳粉2~11份、生物发酵饲料5份、预混剂1~4份。其中,所述饲料按重量份数包括:玉米粉52份、豆粕22份、玉米蛋白粉4份、麸皮4份、米糠4份、稻壳粉5份、生物发酵饲料5份、预混剂4份。其中,所述预混剂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食盐、维生素混合剂、矿物元素混合剂和氨基酸混合剂。其中,所述维生素混合剂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3、维生素a、维生素e、生物素、叶酸和烟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矿物元素混合剂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和亚硒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氨基酸混合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本
发明内容包括所述的饲料在雏鹅养殖领域中的应用。本
发明内容包括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雏鹅出壳后24小时开始,通过饲喂所述的饲料;2)采用高架网床饲养技术、和/或多层笼养技术中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并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以优化育雏环境。其中,所述高架网床饲养技术包括:雏鹅饲养于木制、和/或竹制、和/或工程塑料、和/或喷塑钢丝网制作的网床上,网床离地面高度为0.5m,网床的网眼直径或间距为1.0cm~1.5cm,网面分隔为若干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面积不小于5m2;所述多层笼养技术包括:雏鹅饲养于工程塑料、和/或喷塑钢丝制作的多层养殖笼内,养殖笼的层数为2层~3层,每个养殖笼面积为2m2~3m2;所述适宜的饲养密度包括:1周龄20-25只/m2;2周龄15-20只/m2,3周龄11-15只/m2,4周龄4-10只/m2。3)在养殖过程中,针对7-14日龄雏鹅每日饮水中添加千分之二食用小苏打,促进尿酸代谢,减少尿酸盐晶体形成。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阻止外源病原菌突破肠道屏障进入雏鹅体内诱发痛风。肠内细菌突破肠壁屏障后,可直接进入或通过淋巴循环间接进入血液,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参与循环免疫激活。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抗原较少,形成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可被防御系统有效清除;但当抗原轻度过剩时,形成的cic既不容易排泄完全,又不足以引起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清除,易黏附于血管壁,特别是在肾小球内大量沉积,引起肾脏组织损伤。当过量细菌进入血液时,可直接引起菌血症、菌毒血症等疾病,导致包括肾脏在内的全身性系统衰竭,引起死亡;但在病程早期,通过肠道易位至循环系统的病原微生物在血液中主要表现为轻度过剩,以对肾脏造成的靶向性伤害为主,这是肠源性病原微生物诱发雏鹅痛风的根本原因。目前已经发现的可能诱发雏鹅痛风的病原微生物类型,包括星状病毒、大肠杆菌、禽法氏囊病毒、某些真菌等,针对单一病原的抗原免疫和抗生素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因此需要从病原微生物进入雏鹅体内的机制出发,把握好肠道这一重要关口。本发明中,降低蛋白和/或提高纤维水平可改善日粮营养水平,减少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定殖,促进有益菌群肠内增殖;添加发酵饲料一方面可补充部分有益菌,另一方面发酵产物中富含的粘附素、抗菌肽等物质有显著的抑菌排毒效果;同时,优化养殖环境是减少粪污病原通过“粪-口”传播危害雏鹅的重要方法。此外,针对雏鹅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降低蛋白有利于减少尿酸生成,而饮水添加食用小苏打可促进尿酸排出体外。上述多种技术手段联合作用,协同增效,共同达到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的目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1、通过改善雏鹅日粮(饲料)营养水平、添加生物发酵饲料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起到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达到防治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生的目的,方法简单,易于实施,便于推广。2、使用高架网床养殖技术、和/或多层笼养技术,并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以优化育雏环境,可有效改善育雏环境,减少粪污病原通过“粪-口”传播危害雏鹅,从而有效保持雏鹅健康并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3、在集约化饲养模式下,多管齐下、综合防控,使冬春季节雏鹅痛风发病率和/或死亡率显著降低,进而有效的提升养鹅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发明的生物发酵饲料成分购买自南京宝辉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其主要成分见表1。表1生物发酵饲料的主要成分实施例1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选取雏鹅360只,分成两组,每组180只,出壳后24小时开始分别饲喂不同养分含量的育雏日粮(饲料),所述育雏日粮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表2饲料配方表3育雏日粮营养含量预混剂包括维生素混合剂、矿物元素混合剂和氨基酸混合剂。维生素混合剂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3、维生素a、维生素e、生物素、叶酸和烟酸。矿物元素混合剂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和亚硒酸钠。氨基酸混合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b、雏鹅饲养于工程塑料制作的双层养殖笼内,每个养殖笼面积为3m2,饲养密度为:l周龄20只/m2;2周龄15只/m2,3周龄11只/m2,4周龄后4只/m2。饲养方式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7-14日龄每日饮水添加千分之二食用小苏打,35日龄统计体重和雏鹅痛风累计发病率,结果如下表4所示。表435日龄体重(克)35日龄累计发病率(%)35日龄累计死亡率(%)配方a128016.656.67配方b118341.1220.33由表4可见,适当的降低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可显著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实施例2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选取雏鹅540只,分成三组,每组180只,出壳后24小时开始分别饲喂不同养分含量的育雏日粮,所述育雏日粮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表5饲料配方表6育雏日粮营养含量预混剂包括维生素混合剂、矿物元素混合剂和氨基酸混合剂。维生素混合剂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3、维生素a、维生素e、生物素、叶酸和烟酸。矿物元素混合剂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和亚硒酸钠。氨基酸混合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b、雏鹅饲养于工程塑料制作的双层养殖笼内,每个养殖笼面积为3m2,饲养密度为:1周龄20只/m2;2周龄15只/m2,3周龄11只/m2,4周龄后4只/m2。饲养方式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7-14日龄每日饮水添加千分之二食用小苏打,35日龄统计体重和雏鹅痛风累计发病率,结果如表7所示。表7由上表可见,适当的降低日粮中粗蛋白含量和/或添加生物发酵饲料成分可显著降低雏鹅痛风发病率。实施例3一种能显著降低集约化饲养模式下雏鹅痛风发病率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选取雏鹅1800只,分成三组,每组600只,出壳后24小时开始分别饲喂不同养分含量的育雏日粮,所述育雏日粮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成分(%):表8饲料配方表9育雏日粮营养含量预混剂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食盐、维生素混合剂、矿物元素混合剂和氨基酸混合剂。维生素混合剂包括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k3、维生素a、维生素e、生物素、叶酸和烟酸。矿物元素混合剂包括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锌、碘化钾和亚硒酸钠。氨基酸混合剂包括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b、雏鹅饲养于工程塑料制作的高架网床上,网床离地面高度为0.5m,网床的网眼直径为1.0cm~1.5cm。网面分隔为若干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面积5m2。饲养密度为:1周龄20只/m2;2周龄15只/m2,3周龄12只/m2,4周龄后4只/m2。饲养方式采用自由采食,自由饮水,7-14日龄每日饮水添加千分之二食用小苏打,21日龄统计体重、雏鹅痛风累计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如表10所示。表10由表10可见,日粮中粗纤维含量控制在4.2~6.5%、粗蛋白控制在18%~19%、生物发酵饲料控制在5%可显著降低雏鹅痛风引起的死亡。当前第1页1 2 3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