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及用于储存溶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揭露大体上涉及雾化装置(vaporizationdevice)及用于储存溶液的装置,具体而言涉及提供可吸入气雾(aerosol)之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系一种电子产品,其将可雾化溶液加热雾化并产生气雾以供用户吸食。近年来,各大厂商开始生产各式各样的电子烟产品。一般而言,一电子烟产品包括外壳、储油室、雾化室、加热组件、进气口、气流通道、出气口、电源装置、感测装置及控制装置。储油室用于储存可雾化溶液,加热组件用于将可雾化溶液加热雾化并产生气雾。进气口与雾化室彼此连通,当使用者吸气时提供空气给加热组件。由加热组件产生之气雾首先产生于雾化室内,随后经由气流通道及出气口被使用者吸入。电源装置提供加热组件所需之电力,控制装置根据感测装置侦测到的用户吸气动作,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时间。外壳则包覆上述各个组件。
现有的电子烟产品存在不同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因不同构件间相对位置设计不良而产生。举例言之,常见的电子烟产品将加热组件、气流通道与出气口设计成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对齐。因气流通道具有一定长度,气雾通过气流通道时冷却,会形成冷凝液体附着在气流通道壁上。在此种设计下,当残留的冷凝液体达到一特定体积,冷凝液体很容易在使用者吸气时被直接吸入口中,造成呛到的不良体验。
此外,现有的电子烟产品并未考虑到防止冷凝液逆流。当电子烟产品倾斜或倒立放置时,残存在雾化室或气流通道内的冷凝液体,可能从进气口或出气口溢出。溢出的冷凝液可能造成电子烟产品内电气组件(例如,感测装置及控制装置)的损坏,或造成不良的使用者体验。
此外,现有的电子烟产品并未考虑到储油室的压力平衡。现有的电子烟产品中,储油室一般设计为完全密封以防止可雾化溶液溢出。随着使用者持续使用电子烟产品,储油室内的可雾化溶液不断消耗并减少,使储油室内压力变小而形成负压。负压使储油室内的可雾化溶液难以均匀流动至加热组件上,使加热组件未均匀吸附可雾化溶液。此时,加热组件温度升高时将有高机率空烧而产生焦味,造成不良的使用者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本揭露提出可解决上述问题的雾化装置及用于储存溶液的装置。
提出一种雾化装置。所提出的雾化装置包括烟弹。所述烟弹具有外壳、加热组件及加热组件顶盖。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之开口朝向第一方向。所述加热组件顶盖具有倒扣组件,所述倒扣组件具有第一腔,所述第一腔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
提出一种用于储存溶液的装置。所提出的用于储存溶液的装置包括外壳、加热组件及加热组件顶盖。所述外壳与所述加热组件顶盖界定一储油舱,所述加热组件具有凹槽。所述加热组件顶盖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及倒扣组件。所述储油舱经由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二通道而与所述加热组件的所述凹槽流体连通。其中所述倒扣组件的开口与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从以下详细描述容易理解本揭露的各方面。应注意,各种特征可能未按比例绘制,且各种特征的尺寸可出于论述的清楚起见而任意增大或减小。
图1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组合示意图。
图2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分解图。
图3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截面图。
图4a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阻挡组件的截面图。
图4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阻挡组件的上视图。
图5说明根据本揭露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截面图。
图6a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顶盖的立体图。
图6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顶盖的截面图。
图6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顶盖的底部示意图。
图7a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7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侧壁示意图。
图7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部分截面图。
图7d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侧壁示意图。
图8a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立体图。
图8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侧壁的放大示意图。
图8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截面图。
图9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底座示意图。
贯穿图式和详细描述使用共同参考标号来指示相同或类似组件。根据以下结合附图作出的详细描述,本揭露将将更显而易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公开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所提供的标的物的不同特征的许多不同实施例或实例。下文描述组件和布置的特定实例。当然,这些仅是实例且并不意图为限制性的。在本揭露中,在以下描述中对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上的形成的参考可包含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直接接触形成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含额外特征可形成于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从而使得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可不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另外,本揭露可能在各个实例中重复参考标号和/或字母。此重复是出于简化和清楚的目的,且本身并不指示所论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下文详细论述本揭露的实施例。然而,应了解,本揭露提供了可在多种多样的特定情境中实施的许多适用的概念。所论述的特定实施例仅仅是说明性的且并不限制本揭露的范围。
图1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组合示意图。
雾化装置100可包含第一烟弹(cartridge)100a及主体100b。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烟弹100a及主体100b可设计为一个整体。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烟弹100a及主体100b可设计成分开的两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烟弹100a可设计成可移除式地与主体100b结合。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烟弹100a可设计成一部分收纳于主体100b中。
主体100b内可包含多种构件。虽然图1中并未绘制,主体100b内可包含导电弹针、传感器、电路板、导光组件、缓冲组件、电源组件(例如但不限于电池或可充电电池)、电源组件支架、马达、充电板等可供雾化装置100操作时所需的构件。主体100b可以提供电源给第一烟弹100a。由主体100b提供至第一烟弹100a的电源可以加热储存于第一烟弹100a内的可雾化材料。可雾化材料可以是一种液体。可雾化材料可以是一种溶液。在本揭露后续段落中,可雾化材料亦可称为烟油。烟油系可食用的。
图2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分解图。
第一烟弹100a包含烟嘴盖(mouthpiece)1、烟嘴硅胶套2、烟弹外壳3、加热组件顶盖4、加热组件密封件5、加热组件6、传感器启动管7、加热组件底座8、导电触点9、底座o型环10及烟弹金属底座11。
可雾化材料可储存于烟弹外壳3中。可雾化材料可经由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开口4h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开口4h2以及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开口5h1及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开口5h2与加热组件6接触。加热组件6包含一凹槽6c,可雾化材料可经由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内壁与加热组件6直接接触。
当第一烟弹100a的部分或所有组件彼此结合时,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覆盖加热组件6之一部分。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围绕加热组件6之一部分。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暴露加热组件6之一部分。如图2所示,加热组件密封件5具有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开口5h1及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开口5h2,且加热组件6具有一凹槽6c。当加热组件密封件5与加热组件6彼此结合时,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开口5h1及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开口5h2可暴露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至少一部分。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具有弹性。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具有可挠性。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以包含硅胶。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以由硅胶制成。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可具有卡扣部(buckleportion)。加热组件底座8可具有卡扣部。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可以由卡扣部耦合。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可以由卡扣部机械式地结合。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可以由卡扣部可移除式地结合。
加热组件6包含导电组件6p。雾化装置100可经由导电组件6p对加热组件6提供电源,使加热组件6温度上升。
传感器启动管7可以是一中空管。传感器启动管7可安置于加热组件底座8的一侧。传感器启动管7可安置于加热组件底座8上靠近进气通道的一侧。
导电触点9穿过加热组件底座8上的通孔8h1与加热组件6的导电组件6p接触。导电触点9可与导电组件6p实体接触。导电触点9可与导电组件6p彼此电连接。
底座o型环(o-ring)10可固定于加热组件底座8的沟槽8g内。底座o型环10与加热组件底座8彼此结合后,套入烟弹金属底座11内。烟弹金属底座11可包覆底座o型环10。烟弹金属底座11可包覆加热组件底座8之至少一部分。
导电触点9之一端穿过加热组件底座8上的通孔8h1,导电触点9之另一端可经由烟弹金属底座11上的通孔暴露。
图3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第二烟弹300a包含储油舱30、进气通道31、出气通道32、烟弹外壳3的第一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烟弹外壳3的第二烟弹外壳3的第二隔间结构34、进气孔31h、出气孔32h。在某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1及出气通道32可位于烟弹外壳3之内部。在某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1及出气通道32可由烟弹外壳3之内部结构界定。如图3所示,烟弹外壳3与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界定进气通道31。烟弹外壳3与烟弹外壳3的第二隔间结构34界定出气通道32。进气通道31与进气孔31h流体连通。出气通道32与出气孔32h流体连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的长度与烟弹外壳3的第二隔间结构34的长度不同。在某些实施例中,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的长度大于烟弹外壳3的第二隔间结构34的长度。在某些实施例中,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距离出气孔32h的最大长度3l1(例如:第一长度)大于烟弹外壳3的第二隔间结构34距离出气孔32h的最大长度3l2(例如:第二长度)。如图3所示,长度3l1与长度3l2之间的差为长度3ld。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在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之一侧延伸(如图3所示之左侧)。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延伸并覆盖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之一侧。
储油槽8t内的液体可因毛细现象而经由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之间的间隙往进气通道31移动(参阅图5)。覆盖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一侧的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可以防止储油槽8t内的液体往进气通道31移动。加长的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可以阻挡储油槽8t内的液体渗漏至进气通道31。
在某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1之管径可相同于出气通道32之管径。在某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1之管径可不同于出气通道32之管径。在某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1之管径可小于出气通道32之管径。较小的进气通道31管径可以使传感器启动管7更容易产生一负压。较小的进气通道31管径可以使主体100b内的传感器更容易侦测使用者的吸气动作。在某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31内可进一步设置一阻挡组件。如图3所示,进气通道31内包含阻挡组件35。
图4a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阻挡组件35的截面图。图4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阻挡组件35的上视图。
如图4a及图4b所示,阻挡组件35具有第一表面35s1及第二表面35s2。阻挡组件35在第一表面35s1上具有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阻挡组件35在第二表面35s2上具有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延伸至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形成阻挡组件35的通道35c。阻挡组件35的通道35c可以视为进气通道31的一部分。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与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可为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与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可为不同。如图4a所示,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的直径35l1可小于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35l2。
阻挡组件35的不同开口直径可避免使用者吸气时产生尖锐声响。阻挡组件35的不同开口直径可避免尖锐声响造成主体100b内的传感器发生误判。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的直径35l1小于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35l2可避免使用者吸气时产生尖锐声响。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的直径35l1小于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35l2可避免尖锐声响造成主体100b内的传感器发生误判。
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的直径在0.4mm至0.5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的直径在0.5mm至0.6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的直径在0.6mm至0.7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的直径在0.7mm至0.8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的直径在0.8mm至0.9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一开口35o1的直径为0.69mm。
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在0.4mm至0.6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在0.6mm至0.8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在0.8mm至1.0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在1.0mm至1.2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在1.2mm至1.4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的第二开口35o2的直径为0.9mm。
阻挡组件35在第一表面35s1上可具有一厚度35t1。阻挡组件35在第二表面35s2上可具有一厚度35t2。厚度35t1大于厚度35t2。厚度35t2在进气通道31内产生一高度落差。因囤积于储油槽8t内的液体或烟油具有黏稠性,即使储油槽8t内的液体或烟油渗漏至空腔8c2,该高度落差可避免液体或烟油经由阻挡组件35的通道35c进入进气通道31。该高度落差可避免液体或烟油从进气孔31h溢出。
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可以由硅胶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可以是一个硅胶环。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可以与烟弹外壳3使用相同的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可以与烟弹外壳3使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与烟弹外壳3可以是两个分离的构件。在某些实施例中,阻挡组件35与烟弹外壳3可以一体成型。
图5说明根据本揭露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截面图。
如图5所示,第三烟弹500a包含储油舱50、进气通道51、出气通道52、隔间结构53、隔间结构54、进气孔51h、出气孔52h。如图5所示,隔间结构53距离出气孔52h的最大长度与隔间结构54距离出气孔32h的最大长度相同(如图5所示之长度5l)。进气通道51内并未设置阻挡组件。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5,隔间结构53的长度5l短于图3的烟弹外壳3的第一隔间结构33长度3l1,且进气通道51内并未设置阻挡组件。
如图5所示,隔间结构53并未完全覆盖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的一侧。隔间结构53并未覆盖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之间的间隙。
在图5所示之第三烟弹500a中,冷凝液体可能因毛细现象而自储油槽8t沿着如箭头5a所示之方向往进气通道51及进气孔51h的方向移动。从进气孔51h溢出的冷凝液体可能造成电子烟产品内电气组件(例如,感测装置及控制装置)的损坏或造成使用者的不良体验。然而,图3所示之第二烟弹300a的隔间结构长度之设计以及进气通道内的阻挡组件之设计可解决上述问题。
图6a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立体图。图6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截面图。图6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底部示意图。
请同时参考图6a、图6b及图6c,加热组件顶盖4具有顶部表面4u及底部表面4b。加热组件顶盖4在顶部表面4u上具有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开口4h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开口4h2。加热组件顶盖4在底部表面4b上具有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三开口4h3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四开口4h4。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开口4h1延伸进入加热组件顶盖4内并形成一通道(例如图6b所示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所述通道朝向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三开口4h3。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开口4h2延伸进入加热组件顶盖4内并形成一通道(例如图6b所示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所述通道朝向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四开口4h4。储存于储油舱30中的可雾化材料(例如烟油)可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开口4h1进入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并经由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三开口4h3流入至加热组件6的凹槽6c中。储存于储油舱30中的可雾化材料(例如烟油)可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开口4h2进入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并经由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四开口4h4流入至加热组件6的凹槽6c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开口4h1、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三开口4h3所形成的进油通道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开口4h2、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四开口4h4所形成的进油通道实质上可为相互对称。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开口4h1、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三开口4h3所形成的进油通道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开口4h2、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四开口4h4所形成的进油通道非相互对称。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可以具有更多开口。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可以具有较少开口。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可以具有更多通道。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可以具有较少通道。
如图3及图6b所示,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具有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表面4s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表面4s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介于95至18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表面4s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介于95至12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表面4s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介于120至14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表面4s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介于140至16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表面4s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介于160至180度之间。上述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表面4s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配置使得通道4c1具有一转折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表面4s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可使储油舱30内的烟油更流畅地进入加热组件6的凹槽6c中。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内的转折处使储油舱30内的烟油更流畅地进入加热组件6的凹槽6c中。
加热组件6的凹槽6c具有第一表面6s1、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及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三表面6s3。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一表面6s1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95至18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一表面6s1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95至12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一表面6s1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120至14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一表面6s1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140至16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一表面6s1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160至180度之间。
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三表面6s3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95至18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三表面6s3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95至12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三表面6s3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120至14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三表面6s3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140至16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三表面6s3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二表面6s2之间的角度介于160至180度之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一表面6s1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介于5至2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一表面6s1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介于5至1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一表面6s1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介于10至15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一表面6s1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表面4s2之间的角度介于15至20度之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的第三表面6s3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的表面4s3之间的角度介于5至2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的第三表面6s3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的表面4s3之间的角度介于5至1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三表面6s3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的表面4s3之间的角度介于10至15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第三表面6s3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的表面4s3之间的角度介于15至20度之间。
上述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进入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角度配置设计可使烟油易于流入加热组件6的凹槽6c并且避免进入加热组件6的凹槽6c中的烟油回流至储油舱30,以维持储油舱30的烟油质量。
参考图6b,加热组件顶盖4在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与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之间具有倒扣组件4i。倒扣组件4i包含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及倒扣组件4i的第四区段4i4。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沿着一方向延伸。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沿着一方向延伸。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沿着一方向延伸。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的延伸方向与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的延伸方向与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的延伸方向与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的延伸方向与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的延伸方向可以不平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的延伸方向与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的延伸方向可以不平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的延伸方向与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的延伸方向可以不平行。
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及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可经由倒扣组件4i的第四区段4i4彼此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及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的延伸方向(如图6b中的垂直方向)实质上垂直于倒扣组件4i的第四区段4i4的延伸方向(如图6b中的水平方向)。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及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的延伸方向并非垂直于倒扣组件4i的第四区段4i4的延伸方向。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可由更多区段组成。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可由较少区段组成。
如图6b所示,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的长度小于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的长度。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的长度小于与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的长度。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的长度与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的长度可为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的长度与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的长度可为不同。由于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的长度较短,使得储油舱30的烟油在经过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的转折处后易于流入加热组件6的凹槽6c中。
倒扣组件4i的第一区段4i1、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及倒扣组件4i的第四区段4i4形成第一腔41。倒扣组件4i的第二区段4i2、倒扣组件4i的第三区段4i3及倒扣组件4i的第四区段4i4形成第二腔42。第一腔41具有第一腔41的开口41v。第二腔42具有第二腔42的开口42v。第一腔41及第二腔42的开口朝向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方向(如图6b中的垂直向下方向)。第一腔41及第二腔42的开口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开口朝向相反方向。第一腔41经由第一腔41的开口41v而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流体连通。第二腔42经由第二腔42的开口42v而与加热组件6的凹槽6c流体连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可具有第一腔41及第二腔42之外的额外腔。在某些实施例中,倒扣组件4i可具有单一腔。
在雾化装置100的持续使用过程中,储油舱30内的雾化材料不断消耗使储油舱30内产生气泡。在某些实施例中,可雾化材料(例如烟油)可经由加热组件6的凹槽6c的内壁与加热组件6直接接触。在雾化装置加热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在加热组件6中产生气泡。
由于倒扣组件4i具有第一腔41及第二腔42,使得上述气泡之一部分可聚集或累积在第一腔41及第二腔42中,借此可分散储油舱30的整体气泡体积。降低储油舱30内的气泡体积可以避免气泡阻挡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或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降低储油舱30内的气泡体积可以避免产生进油不顺的问题。据此,可使储油舱30内的可雾化材料(例如烟油)均匀流动至加热组件上,并使加热组件均匀吸附可雾化材料(例如烟油)。
图7a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立体图。图7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侧壁的示意图。图7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烟弹的部分截面图。图7d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侧壁示意图。
如图7a、图7b及图7c所示,加热组件密封件5具有顶部501、底部503及位于顶部501及底部503之间延伸的侧壁505。所述侧壁505具有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凹槽5g1。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顶部501具有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凹槽5g2。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底部503具有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三凹槽5g3。
侧壁505包括第一分隔件5p,所述第一分隔件5p包括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及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且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的一端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的一端系直接连接。所述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的另一端与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凹槽5g1的一边5s1形成第一间隙5v1。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的另一端与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凹槽5g1的另一边5s2形成第二间隙5v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之间的角度1介于90至18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之间的角度θ1介于90至12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之间的角度θ1介于120至15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之间的角度1介于150至180度之间。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形成一开口朝上(例如图7b所示的垂直向上方向)的v型形状。
所述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侧壁505进一步包含第二分隔件5q。所述第二分隔件5q包括第二分隔件5q的第一区段5q1及第二分隔件5q的第二区段5q2。第二分隔件5q的第一区段5q1与第二分隔件5q的第二区段5q2之间形成第三间隙5v3。第二分隔件5q的第一区段5q1与第二分隔件5q的第二区段5q2之间具有一角度2。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分隔件5q的第一区段5q1与第二分隔件5q的第二区段5q2之间的角度θ2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之间的角度θ1可为不同。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分隔件5q的第一区段5q1与第二分隔件5q的第二区段5q2之间的角度θ2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之间的角度θ1可为相同。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5p的第一区段5p1与第一分隔件5p的第二区段5p2形成一开口朝下(例如图7b所示的垂直向下方向)的倒v型形状。
当加热组件密封件5覆盖于加热组件6上时,第一分隔件5p、第二分隔件5q、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凹槽5g1与加热组件6之间界定至少一空腔(或称为透气通道)。详细而言,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三凹槽5g3、第三间隙5v3、第一间隙5v1及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凹槽5g2可界定第一透气通道5c1(如图7d所示)。雾化室8c可经由第一透气通道5c1而与储油舱(如图3所示之储油舱30)流体连通。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三凹槽5g3、第三间隙5v3、第二间隙5v2及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凹槽5g2可界定第二透气通道5c2(如图7d所示)。雾化室8c可经由第二透气通道5c2而与储油舱(如图3所示之储油舱30)流体连通。
随着使用者持续使用雾化装置,储油舱30内的可雾化材料不断消耗并减少,使储油舱30内压力逐渐变小。储油舱30内压力变小可能产生负压。储油舱30内压力变小可能使可雾化材料(例如烟油)不易经由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一通道4c1及加热组件顶盖4的第二通道4c2流至加热组件6的凹槽6c。当加热组件6的凹槽6c未完全吸附可雾化材料时,高温的加热组件6可能干烧并产生焦味。
由在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侧壁中设置透气通道可以改善上述问题。形成于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侧壁中的透气通道(如图7d之箭头所示之流动方向)可以平衡储油舱30内的压力。
图8a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立体图。图8b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侧壁的放大示意图。图8c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密封件的截面图。
如图8a、图8b及图8c所示,加热组件密封件5'具有顶部801、底部803及位于顶部801及底部803之间延伸的侧壁805。所述侧壁805包含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分隔件8p1及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分隔件8p2。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分隔件8p1之一端连接至顶部801且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分隔件8p1之另一端连接至底部803。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分隔件8p2之一端连接至顶部801且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分隔件8p2之另一端连接至底部803。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分隔件8p1与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分隔件8p2实质上相互平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分隔件8p1与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分隔件8p2可为不平行。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包含更多实质上相互平行的分隔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包含更多彼此间非相互平行的分隔件。在某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密封件5'可包含较少的分隔件。
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侧壁805具有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凹槽8g1。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顶部801具有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凹槽8g2且底部803具有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三凹槽8g3。加热组件密封件5'还包含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四凹槽8g4及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五凹槽8g5。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分隔件8p1设置于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凹槽8g1与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四凹槽8g4之间。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分隔件8p2设置于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凹槽8g1与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五凹槽8g5之间。
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分隔件8p1、8p2、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凹槽8g1~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五凹槽8g5与加热组件6之间界定至少一空腔(或称为透气通道)。详细而言,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三凹槽8g3、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凹槽8g1、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凹槽8g2、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分隔件8p1、8p2界定第一透气通道。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四凹槽8g4、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一分隔件8p1与加热组件6之间界定第二透气通道。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五凹槽8g5、加热组件密封件5'的第二分隔件8p2与加热组件6之间界定第三透气通道。在某些实施例中,烟弹可包含更多透气通道。在某些实施例中,烟弹可包含较少透气通道。经由上述配置,使得雾化室8c可经由透气通道而与储油舱(如图3所示之储油舱30)流体连通,使得可平衡储油舱30内的压力。
图9说明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例的加热组件底座示意图。
如图9所示,加热组件底座8包含支撑构件81及支撑构件82以及支撑构件81与支撑构件82之间的储存槽8t。储存槽8t用于囤积冷凝液体或烟油。支撑构件81邻近于进气通道31设置。支撑构件82邻近于出气通道32设置。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及/或支撑构件82可具有卡扣部分。加热组件底座8可经由卡扣部分与加热组件顶盖4结合。加热组件底座8可经由卡扣部分与加热组件顶盖4可移除式地结合。加热组件6设置于加热组件顶盖4及加热组件底座8之间。
支撑构件81可具有第一表面81s1及第二表面81s2。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与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不共面。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与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之间形成阶梯结构。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与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之间具有一高度差。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与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之间的高度差在0.2mm至0.3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与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之间的高度差在0.3mm至0.4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与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之间的高度差在0.4mm至0.5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与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之间的高度差在0.5mm至0.6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与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之间的高度差在0.6mm至0.7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与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之间的高度差为0.5mm。此种阶梯结构的设计可使烟油容易流向支撑构件81的第二表面81s2而不易停留于在支撑构件81的第一表面81s1上。此种高度差的设计可降低烟油通过通孔81h的机率。
支撑构件81包含从第一表面81s1贯穿所述支撑构件81的一或多个通孔81h。如图9所示,支撑构件81可具有6个通孔81h。通孔81h使雾化室8c与进气通道31彼此连通。通孔81h之孔径面积设计为可使气体通过。通孔81h之排列方式设计为可使气体通过。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可包含更多通孔。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构件81可包含较少通孔。
通孔81h之孔径面积设计为使烟油不易通过。通孔81h之排列方式设计为使烟油不易通过。在某些实施例中,通孔81h之每一者之直径在0.2mm至0.3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通孔81h之每一者之直径在0.3mm至0.4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通孔81h之每一者之直径在0.4mm至0.5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通孔81h之每一者之直径在0.5mm至0.6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通孔81h之每一者之直径在0.6mm至0.7mm的范围内。在某些实施例中,通孔81h之每一者可具有0.55mm的直径。
支撑构件82在靠近加热组件底座8之底部具有一斜坡(ramp)结构82r。斜坡结构82r可形成储油槽8t的一阻挡部分。在使用者吸气过程中,斜坡结构82r可避免囤积于储油槽8t内的烟油或液体进入出气通道32。在使用者吸气过程中,阶梯结构可避免囤积于储油槽8t内的烟油或液体进入出气通道32。
在某些实施例中,储油槽8t底部可以设置一吸油棉(图中未显示)。吸油棉可以吸附储油槽8t内囤积之烟油或液体。被吸油棉吸附之烟油或液体在储油槽8t内不易产生流动。
如本文中所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之下”、“下方”、“下部”、“上方”、“上部”、“下部”、“左侧”、“右侧”及类似者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的简易以描述如图中所说明的一个组件或特征与另一组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图涵盖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定向。设备可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同样可相应地进行解释。应理解,当一组件被称为“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组件时,其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组件,或可存在中间组件。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近似地”、“基本上”、“基本”及“约”用于描述并考虑小变化。当与事件或情况结合使用时,所述术语可指事件或情况精确地发生的例子以及事件或情况极近似地发生的例子。如本文中相对于给定值或范围所使用,术语“约”大体上意味着在给定值或范围的±10%、±5%、±1%或±0.5%内。范围可在本文中表示为自一个端点至另一端点或在两个端点之间。除非另外规定,否则本文中所公开的所有范围包括端点。术语“基本上共面”可指沿同一平面定位的在数微米(μm)内的两个表面,例如,沿着同一平面定位的在10μm内、5μm内、1μm内或0.5μm内。当参考“基本上”相同的数值或特性时,术语可指处于所述值的平均值的±10%、±5%、±1%或±0.5%内的值。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近似地”、“基本上”、“基本”和“约”用于描述和解释小的变化。当与事件或情况结合使用时,所述术语可指事件或情况精确地发生的例子以及事件或情况极近似地发生的例子。举例来说,当与数值结合使用时,术语可指小于或等于所述数值的±10%的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举例来说,如果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所述值的平均值的±10%(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那么可认为所述两个数值“基本上”或“约”相同。举例来说,“基本上”平行可以指相对于0°的小于或等于±10°的角度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举例来说,“基本上”垂直可以指相对于90°的小于或等于±10°的角度变化范围,例如,小于或等于±5°、小于或等于±4°、小于或等于±3°、小于或等于±2°、小于或等于±1°、小于或等于±0.5°、小于或等于±0.1°,或小于或等于±0.05°。
举例来说,如果两个表面之间的位移等于或小于5μm、等于或小于2μm、等于或小于1μm或等于或小于0.5μm,那么两个表面可以被认为是共面的或基本上共面的。如果表面相对于平面在表面上的任何两个点之间的位移等于或小于5μm、等于或小于2μm、等于或小于1μm或等于或小于0.5μm,那么可以认为表面是平面的或基本上平面的。
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导电(conductive)”、“导电(electricallyconductive)”和“电导率”是指转移电流的能力。导电材料通常指示对电流流动呈现极少或零对抗的那些材料。电导率的一个量度是西门子/米(s/m)。通常,导电材料是电导率大于近似地104s/m(例如,至少105s/m或至少106s/m)的一种材料。材料的电导率有时可以随温度而变化。除非另外规定,否则材料的电导率是在室温下测量的。
如本文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规定,否则单数术语“一(a/an)”和“所述”可包含复数指示物。在一些实施例的描述中,提供于另一组件“上”或“上方”的组件可涵盖前一组件直接在后一组件上(例如,与后一组件物理接触)的情况,以及一或多个中间组件位于前一组件与后一组件之间的情况。
除非另外规定,否则例如“上方”、“下方”、“上”、“左”、“右”、“下”、“顶部”、“底部”、“垂直”、“水平”、“侧面”、“高于”、“低于”、“上部”、“在……上”、“在……下”、“向下”等等的空间描述是相对于图中所示的定向来指示的。应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描述仅出于说明的目的,且本文中所描述的结构的实际实施方案可以任何定向或方式在空间上布置,其前提是本揭露的实施例的优点是不会因此类布置而有偏差。
虽然已参考本揭露的特定实施例描述并说明本揭露,但是这些描述和说明并不限制本揭露。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晰地理解,在不脱离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揭露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且可在实施例内取代等效组件。图示可能未必按比例绘制。归因于制造过程中的变量等等,本揭露中的艺术再现与实际设备之间可能存在区别。可能存在并未特定说明的本揭露的其它实施例。应将本说明书和图式视为说明性而非限定性的。可进行修改,以使特定情形、材料、物质组成、物质、方法或过程适宜于本揭露的目标、精神和范围。所有此类修改都意图在此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虽然已参考按特定次序执行的特定操作描述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但应理解,可在不脱离本揭露的教示的情况下组合、细分或重新排序这些操作以形成等效方法。因此,除非本文中特别指示,否则操作的次序和分组并非本揭露的限制。
前文概述本揭露的若干实施例及细节方面的特征。本揭露中描述的实施例可容易地用作用于设计或修改其它过程的基础以及用于执行相同或相似目的和/或获得引入本文中的实施例的相同或相似优点的结构。此类等效构造并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可在不脱离本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改变、替代和变化。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