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薯类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薯类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薯类植物的总称。主要指具有可供食用块根或地下茎的一类的陆生作物。有块根、块茎类,如番薯(红薯、甘薯)、木薯、马铃薯、薯蓣(山药)、脚板薯等。由于薯类植物均生长在地下,因此在对薯类植物进行收获的时候,薯类植物的表面会携带土块。因此在将薯类植物加工呈薯类食品时,需要对薯类植物进行清洗。
现有市场上的转笼式洗薯机,如图1所述,包括清洗池1、对清洗池1进行支撑的支撑架2,位于清洗池1池底处的与清洗池1的内部相连的排泥管13、横向设置并回转连接在清洗池1内部的清洗笼3以及驱动清洗笼3在清洗池1内回转的驱动机构4。清洗笼3的一端为清洗笼3的进料端,另一端则为清洗笼3的出料端。清洗笼3的出料端伸出至清洗池1的外面。
在对薯类植物进行清洗的时候,将薯类植物通过清洗笼3的进料端送入到清洗笼3中。通过驱动机构4带动清洗笼3转动,从而使薯类植物在清洗笼3内翻滚并向清洗笼3的出料端方向移动。通过向清洗笼3内进行喷水,喷入到清洗笼3内部的水对位于清洗笼3内部的薯类植物进行冲洗,将附着在薯类植物表面的泥土、杂质进行冲洗掉,被冲洗掉的泥土、杂质则通过排泥管13排出至清洗池1的外面。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被冲洗下来的泥土与水混合形成泥浆,最后通过清洗池底端的排泥管排出,但是由于泥浆具有附着力,从而容易粘附在清洗池的池底而出现不能从排泥管排出的状况,因此需要定期的对清洗池的池底进行清洗。但是由于清洗笼的遮挡,在对清洗池的池底进行清洗的时候,无法通过工具去进行清洗,只能通过喷水的方式去清洗,采用喷水冲洗的方式其清洗的效果不理想,且会浪费大量的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薯类清洗装置,其具有能够将清洗池的池底拆卸下来,从而便于对清洗池的池底进行清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薯类清洗装置,包括顶端开口的清洗池、支撑架、回转连接在所述清洗池内部的清洗笼、驱动所述清洗笼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位于清洗池池底处的排泥管,所述清洗池包括上半部池体和下半部池体,所述上半部池体和下半部池体之间可拆卸相连,所述清洗笼位于所述下半部池体的内部,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上半部池体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清洗池的池底进行清洗的时候,将下半部池体从上半部池体上拆卸下来,从而能够单独的对下半部池体进行清洗,方便操作人员对清洗池的池底进行清理,同时能够保证其清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半部池体包括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所述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可分离密封对接,所述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均与所述上半部池体之间滑动相连,所述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分别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均可与所述上半部池体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下半部池体分为两部分,从而在将下半部池体从上半部池体上拆卸下来的时候,能够减小下半部池体在清理过程中的所占用的体积,同时能够分别将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从上半部池体上拆卸下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半部池体的外侧设置有平行相对的滑轨,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的排列方向设置,相对的滑轨分别贴合固定在上半部池体相对的两侧侧壁上,所述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与所述滑轨相对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与滑座,所述滑座包括位于所述滑轨上表面的滑块以及将所述滑块与左半部池体或右半部池体相连的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位于滑轨的上方,从而使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悬挂在上半部池体的下方,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支撑结构,简化了整体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轨包括长条状的本体以及若干沿着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滚轴,所述滚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呈垂直设置,所述滚轴回转支撑在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上,相邻的滚轴之间留有使所述滑块不能落下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回转连接的滚轴,从而使滑块更易于在滑轨上进行移动,使操作人员在拉动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时能够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相背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拉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对左半部池体以及右半部池体施力,从而拉动左半部池体以及右半部池体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竖向设置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腿对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进行支撑,从而当左半部池体或右半部池体与上半部池体脱离的瞬间,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的对接段出现瞬间下落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泥管位于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的对接处,所述排泥管自轴线一切为二分别为左半管体和右半管体,所述左半管体和右半管体分别与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相连,所述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相对接时,所述左半管体和右半管体对接对形成所述排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分开后,左半管体和右半管体同步分开,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排泥管的内部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半部池底的底端伸入到下半部池体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着上半部池体的内侧表面滴落下的水能够落入到下半部池体的内部,而不能沿着上半部池体和下半部池体的对接处流到下半部池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半部池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向清洗笼的内部底端喷射清水的喷洗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洗组件向清洗笼的内部喷射清水,从而对位于清洗笼内的薯类植物进行冲洗,不需要人工喷水,节省劳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对清洗池的池底进行清洗的时候,将下半部池体从上半部池体上拆卸下来,从而能够单独的对下半部池体进行清洗,方便操作人员对清洗池的池底进行清理,同时能够保证其清洗的效果;
2.通过将下半部池体分为两部分,从而在将下半部池体从上半部池体上拆卸下来的时候,能够减小下半部池体在清理过程中的所占用的体积,同时能够分别将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从上半部池体上拆卸下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用图;
图2是薯类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半部池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与上半部池体脱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左半部池体和右半部池体相对接的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洗池;11、上半部池体;111、滑轨;1111、本体;1112、滚轴;12、下半部池体;121、左半部池体;1211、第一翻边;1212、第一半圆槽;122、右半部池体;1221、第二翻边;1222、第二半圆槽;123、密封条;124、滑座;1241、滑块;1242、连接块;125、拉手;126、支撑组件;1261、支撑腿;1262、万向轮;13、排泥管;131、左半管体;132、右半管体;2、支撑架;3、清洗笼;4、驱动机构;5、喷洗组件;51、喷水管;52、喷水喷头;53、进水管;5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薯类清洗装置,包括顶端带有开口的清洗池1、对清洗池1进行支撑的支撑架2、位于清洗池1池底处的圆柱状的排泥管13、横向设置并回转连接在清洗池1内部的清洗笼3、驱动清洗笼3在清洗池1的内部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4以及位于清洗池1内部并向清洗笼3内部喷射清水的喷洗组件5
参照图2、图3,清洗池1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半部池体11和下半部池体12,其中上半部池体11呈矩形体状且顶端和底端均为开口状,下半部池体12呈矩形体状且顶端呈开口状。上半部池体11的底端自下半部池体12的顶端开口伸入到下半部池体12的内部。
上半部池体11中、位于上半部池体1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分别为上半部池体11的左侧侧壁和右侧侧壁。上半部池体11中、位于上半部池体11宽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分别为上半部池体11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同样的下半部池体12中位于下半部池体12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分别为下半部池体12的左侧侧壁和右侧侧壁,下半部池体12中位于下半部池体12宽度方向两端的侧壁分别为下半部池体12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
清洗笼3以及喷洗组件5均位于上半部池体11中,支撑架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上半部池体11的前后两端的外侧。支撑架2的顶端与上半部池体11固定在一起。
位于上半部池体11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的外侧表面的底端处设置有沿着上半部池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111,滑轨111分别上半部池体11之间焊接固定。位于上半部池体11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上的滑轨111之间平行相对。
参照图3、图4,下半部池体12自下半部池体1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竖向切开,分别包括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位于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分别设置有与上半部池体11的前端侧壁和后端侧壁上的滑轨111滑动相连的滑座124。滑座124包括搭接在滑轨111上方并与滑轨111滑动相连的滑块1241以及将滑块1241与左半部池体121或右半部池体122相连的“l”的连接块1242。连接块1242分别与滑块1241以及左半部池体121或右半部池体122焊接固定。
参照图4、图5,滑轨111包括与上半部池体11焊接固定的长条状的本体1111以及位于本体1111顶端表面的若干并排设置的滚轴1112,滚轴1112回转支撑在本体1111的上方。滚轴1112的轴向方向与本体1111的长度方向呈垂直设置。相邻的滚轴1112之间留有间隙且所留间隙的大小不能使滑块1241落下。
参照图3,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相对接的一端外侧分别设置有与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一体成型的第一翻边1211和第二翻边1221。当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相对接时,第一翻边1211和第二翻边1221相贴合。第一翻边1211和第二翻边1221之间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一起。
位于第一翻边1211和第二翻边1221之间设置有密封条123,密封条123挤压在第一翻边1211和第二翻边1221之间。密封条123朝向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内侧表面的一侧与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的内侧表面齐平。通过密封条123从而保证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对接处的密封性。
参照图6,排泥管13沿着轴线一切为二,包括左半管体131和右半管体132,其中左半管体131和左半部池体121固定在一起,右半管体132与右半部池体122固定在一起。
位于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相对的一端相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半圆槽1212和第二半圆槽1222,第一半圆槽1212的直径与左半管体131的外径相匹配,第二半圆槽1222的直径与右半管体132的外径相匹配。左半管体131卡入到第一半圆槽1212中并通过满焊的方式与左半部池体121固定在一起,右半管体132卡入到第二半圆槽1222中并通过满焊的方式与右半部池体122固定在一起。当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对接形成下半部池体12时,左半管体131和右半管体132对接形成排泥管13。
参照图3,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相背离的一端分别固定有拉手125,通过拉手125从而便于操作人员拉动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
参照图4,位于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的底端分别设置有支撑组件126,支撑组件126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腿1261,支撑腿1261的顶端与左半部池体121或者右半部池体122固定相连。支撑腿1261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1262,万向轮1262的底端与支撑架2的底端端面齐平。
参照图2,喷洗组件5包括长度方向沿着清洗笼3的轴向方向设置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喷水管51,喷水管51固定在上半部池体11的内侧表面。喷水管51朝向清洗笼3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沿着喷水管5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喷水喷头52,喷水喷头52向下倾斜设置从而对清洗笼3的内部底端进行喷水。喷水喷头52与喷水管51之间固定相连且内部相连通。喷水管51的开口端穿过上半部池体11的池壁露出至上半部池体11的外面。
位于喷水管51的开口端设置有用于与水源相接通的进水管53,进水管53与喷水管51之间设置有控制阀54,控制阀54分别与进水管53和喷水管51之间法兰相连。
当需要对清洗池1的池底进行清洗的时候,松开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对接处的螺栓,从而使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分开,分别拉动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向相背离的方向移动,直至左半部池体121和右半部池体122完全与上半部池体11分离,从而便于清理人员对下半部池体12的内部进行清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