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更应该注册商标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不仅仅表现于信息的获取、处理与传递,更表现为构建在信息技术之上的新型产业形态、社会经济、社会思维、人际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新型文化,它甚至催生了虚拟生活这一从未在人类社会出现并超越所有前人最大胆想象的生活形态。
很多传统企业认为,互联网时代,只要有好创意,再平庸的产品都可以流行,只要吸引眼球,用户不会去计较产品。这显然是片面的。一个产品可以利用互联网不断制造吸引眼球的东西,甚至可以天天制造噱头。但是,没有好的产品作为支撑,最终无法形成商标,无法留住消费者。也正是因为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如果没有好的产品,其失败的速度更快。
互联网时代的商标建设,要思考的首先是消费者,而不仅是思考互联网。有很多传统企业一想到互联网营销,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发微博、做微信、开电子商务平台,很多时候却不去研究自己的消费者在哪些互联网空间中出没,在这些平台上的行为是什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越来越透明,“闭门造车”的风险更大。在传统媒体时代,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成本较高,今天,每个消费者在自己的朋友圈就能了解很多信息,因此,依靠拍拍脑袋就作经营决策的风险比任何时候都要大。
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同样影响到商标与消费者的沟通。消费者和族群的形态变化,需要企业重新认识和定义。过去我们对于用户的定义,通常是用人口学、社会学泛化的方式来定义的,但是今天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聚合,已经变成了人格认同、兴趣相投或者消费行为一致的族群、圈子、社群,“强关系、小圈子”是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因此,产品和商标的传播要更加注重垂直化、细分化,也要更加精细化、空间化和社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消费空间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包括传统渠道中的消费体验以及面对面的消费者互动,商标真实感的强化在于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而不仅仅是数字化的虚拟方式。
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商标去凝聚用户,互联网时代的商标建设规律依然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始于产品,成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