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出炉
2021-02-02 11:02:14|266|起点商标网
来源:厦门网
土笋冻、面线、马蹄酥、粉粿……这些地方美食,很多都源自食品小作坊。为打造集特色化、规范化、标准化为一体的小作坊品牌,让“草根美食”通过品牌化、规模化走得更远,在厦门市食安办指导下,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日前启动了我市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评选活动。综合网友投票结果及专家评审意见,海沧区金三都土笋冻店、集美区德芳源面制品厂等10家小作坊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十佳”。
三年提升行动
推动小作坊规范化建设
按照《厦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部署,我市将在三年内陆续打造一批规模小、声誉美,场所小、工艺精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到2021年末,努力使“小而美”“小而精”的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建设成为常态,使小作坊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民心工程。
以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小作坊品牌为目标,市市场监管局运用市场机制,倒逼小作坊规范生产经营,落实主体责任,多措并举研究小作坊特色食品品牌发展策略,引导小作坊科学发展:2017年,推动新圩豆干小作坊成立“豆制品小作坊联盟”,发挥产品传统优势,集体提升改造,当年共有24家新圩豆干小作坊联盟单位签署了自律公约,实现原料、盐卤统一采购;2018年9月,充分发挥老字号协会等行业协会作用,发布实施了全省首个特色食品团体标准——《土笋冻团体标准》,全市已有10家土笋冻小作坊主动采用该团体标准;2019年,指导新圩青年创业促进会、新圩特色食品小作坊业主制定发布了“新圩嫂”公用品牌系列团体标准。
“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可以说是厦门地方传统、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评选,目的在于促进我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管控水平提升,展示我市小作坊治理成果。
培育特色品牌
提升小作坊产品竞争力
据介绍,此次评选历时一个月,经过小作坊自荐、各区市场监管局审核推荐,共有18家厦门食品小作坊入围网络评选和专家评审环节,登上特色品牌候选名单。
此次参评的食品小作坊各有特色,有被《舌尖上的中国》推荐过的手工面线,有参与制定地方美食团体标准的土笋冻,也有早已成为厦门知名伴手礼品牌的馅饼。不少小作坊仍保留着家族传承的传统工艺,但也开始引进现代化生产线、注册了商标,尝试向企业化管理转型;它们的客户也早已从街坊四邻,扩展到了厦门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企业和各大星级酒店。
在网络评选环节,市食安办在“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开通网络投票通道,供网友“优中选优”进行投票。8月13日上午,在市食安办指导下,市食安联召开首批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专家评审会,邀请市食药研院、质检院、海关技术中心、餐饮协会、老字号协会的专家,以及资深媒体记者等担任评委。根据评分规则,专家评审占比66.7%,网络投票占比33.3%,经过加权得分,评出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
“创建、评选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对小作坊主们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品牌意识,起到了推动作用。”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在引导创建“小而美”“小而精”的小作坊品牌过程中,我市不少食品小作坊都开始改造、提升自己的软硬件设施。现在入选“十佳”名单,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肯定。“一直以来,食品小作坊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消费者都比较青睐有品牌的产品,入选十佳特色品牌,也会让这些食品小作坊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数字】
厦门现有食品加工小作坊241家,生产的产品覆盖粮食加工品、豆制品、糕点、肉制品、蜜饯产品等11大类44小类。
截至目前,我市已创建4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示范点,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提出的创建要求。其中,2家小作坊转型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4家小作坊获评“厦门老字号特色食品”品牌。
十/ 佳/ 名/ 单
●厦门市海沧区金三都土笋冻店
其品牌“三都”是厦门老字号。按照食品生产企业标准打造无尘车间、使用净化水源,生产流程由传统人工升级为机器操作为主、人工为辅,让传统行业食品安全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经营者改良土笋冻包装,使其成为规范预包装食品,避免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金三都作为行业带头人,参与了厦门市土笋冻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起草和制定——这也是福建省首个食品安全团体标准,为规范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标准贡献力量。
●厦门市集美区德芳源面制品厂
始于1917年洪德芳于灌口创办,传承四代,历史悠久,秉承优良传统并不断创新,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证绿色健康,口感上佳,广受当地民众好评。德芳是厦门知名餐饮——味友乡土美食推广有限公司鸭肉面线的供应厂家。德芳源面制品厂于2015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并于2018年获厦门市小作坊示范点称号。
●厦门市集美区梅爽君面制品店
自2019年通过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核准以来,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规定的各项要求,强化食品质量,积极更新设施设备,改进生产加工条件,逐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开展诚信经营。该小作坊加强对多道生产工序的质量管控,加工环境整洁,生产出的挂面以极佳的口感深受市场欢迎。
●厦门市同安区锦大华糕点加工厂
被厦门老字号协会授予“厦门特色品牌”小作坊。自2006年起,开始从事馅饼生产,于同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锦大华加工厂配备齐全,严格管控生产加工环节,建立了完善的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有规范的食品包装和标签,在产品质量方面,用料精细,选用优质面粉以及研磨十分精细的饼馅,馅饼外皮酥脆,口感细腻。
●厦门市同安区杨金灿面线制造厂
老板杨金灿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手工面线生产。于2016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该作坊设立了洗手更衣区、材料区、工具区、加工区、包装区,环境干净整洁,建立操作规范等管理制度。面线质量好、口感佳,煮熟不糊且富有韧性和弹性。
●厦门市同安区玉琛梅影食品加工厂
于2019年4月成立投入生产,聘请有着40年闽南古早味特产制作工艺的老师傅进行指导生产,致力于生产闽南古早味特产食品。工厂生产的面茶可以充当早餐及下午茶、生产的花生酪是茶配佳品,两款产品均能勾起很多人儿时的记忆,深受消费者喜爱。
●厦门市翔安区豆多多豆制品加工店
自2017年起从事豆干生产,同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各项食品安全工作。严格把控食品原料关,对豆干生产的原材料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购货记录;在生产工艺上严格秉承古法盐卤制作,始终坚持不用石膏,不添加消泡剂等添加剂。
●厦门市翔安区刘夫人吉祥面制品加工店
于2017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获得2018年厦门市小作坊示范点称号,注册商标喆祥面坊。该小作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经过一系列的产品工艺改进,生产出低盐、全素的面食,且无添加食品添加剂。现为厦门日报线上平台“厦门喵”区域内唯一合作单位。
●厦门市翔安区面缘百丰面线加工厂
于2017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获得2018年厦门市小作坊示范点称号,注册商标黄水加。该小作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合理布局,规范生产;手工制作,生产的面线纤细有弹性。成立至今,抽检合格率达100%。现为翔安区非遗工坊、《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美食。
●厦门市翔安区鑫金坤铧淀粉制品店
于2018年通过小作坊生产核准,注册商标振金坤,其产品为地瓜粉粿。该小作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改进工艺,工序优良,环境整洁,生产的地瓜粉粿爽滑可口,地瓜粉粿畅销全市。
特色品牌 评选标准
具有一定知名度。产品独特,具有鲜明的厦门地域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过程管控严格。生产加工过程管理严格,建立从原料购进到销售的全程记录制度,规范食品的包装和标签,台账资料齐全,食品安全各项制度严格落实。
美誉度高。产品信誉良好,信守承诺,无欺诈消费者行为,服务体系完善,用户满意,投诉少且能及时妥善处理。
无违法违规记录。无违法违规行为,且产品抽检未出现不合格。
土笋冻、面线、马蹄酥、粉粿……这些地方美食,很多都源自食品小作坊。为打造集特色化、规范化、标准化为一体的小作坊品牌,让“草根美食”通过品牌化、规模化走得更远,在厦门市食安办指导下,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日前启动了我市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评选活动。综合网友投票结果及专家评审意见,海沧区金三都土笋冻店、集美区德芳源面制品厂等10家小作坊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十佳”。
三年提升行动
推动小作坊规范化建设
按照《厦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部署,我市将在三年内陆续打造一批规模小、声誉美,场所小、工艺精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到2021年末,努力使“小而美”“小而精”的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建设成为常态,使小作坊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民心工程。
以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小作坊品牌为目标,市市场监管局运用市场机制,倒逼小作坊规范生产经营,落实主体责任,多措并举研究小作坊特色食品品牌发展策略,引导小作坊科学发展:2017年,推动新圩豆干小作坊成立“豆制品小作坊联盟”,发挥产品传统优势,集体提升改造,当年共有24家新圩豆干小作坊联盟单位签署了自律公约,实现原料、盐卤统一采购;2018年9月,充分发挥老字号协会等行业协会作用,发布实施了全省首个特色食品团体标准——《土笋冻团体标准》,全市已有10家土笋冻小作坊主动采用该团体标准;2019年,指导新圩青年创业促进会、新圩特色食品小作坊业主制定发布了“新圩嫂”公用品牌系列团体标准。
“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可以说是厦门地方传统、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评选,目的在于促进我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管控水平提升,展示我市小作坊治理成果。
培育特色品牌
提升小作坊产品竞争力
据介绍,此次评选历时一个月,经过小作坊自荐、各区市场监管局审核推荐,共有18家厦门食品小作坊入围网络评选和专家评审环节,登上特色品牌候选名单。
此次参评的食品小作坊各有特色,有被《舌尖上的中国》推荐过的手工面线,有参与制定地方美食团体标准的土笋冻,也有早已成为厦门知名伴手礼品牌的馅饼。不少小作坊仍保留着家族传承的传统工艺,但也开始引进现代化生产线、注册了商标,尝试向企业化管理转型;它们的客户也早已从街坊四邻,扩展到了厦门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企业和各大星级酒店。
在网络评选环节,市食安办在“食安厦门”微信公众号开通网络投票通道,供网友“优中选优”进行投票。8月13日上午,在市食安办指导下,市食安联召开首批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专家评审会,邀请市食药研院、质检院、海关技术中心、餐饮协会、老字号协会的专家,以及资深媒体记者等担任评委。根据评分规则,专家评审占比66.7%,网络投票占比33.3%,经过加权得分,评出首批十佳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
“创建、评选食品小作坊特色品牌,对小作坊主们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品牌意识,起到了推动作用。”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处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在引导创建“小而美”“小而精”的小作坊品牌过程中,我市不少食品小作坊都开始改造、提升自己的软硬件设施。现在入选“十佳”名单,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肯定。“一直以来,食品小作坊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消费者都比较青睐有品牌的产品,入选十佳特色品牌,也会让这些食品小作坊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数字】
厦门现有食品加工小作坊241家,生产的产品覆盖粮食加工品、豆制品、糕点、肉制品、蜜饯产品等11大类44小类。
截至目前,我市已创建4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示范点,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提出的创建要求。其中,2家小作坊转型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4家小作坊获评“厦门老字号特色食品”品牌。
十/ 佳/ 名/ 单
●厦门市海沧区金三都土笋冻店
其品牌“三都”是厦门老字号。按照食品生产企业标准打造无尘车间、使用净化水源,生产流程由传统人工升级为机器操作为主、人工为辅,让传统行业食品安全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经营者改良土笋冻包装,使其成为规范预包装食品,避免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金三都作为行业带头人,参与了厦门市土笋冻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起草和制定——这也是福建省首个食品安全团体标准,为规范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标准贡献力量。
●厦门市集美区德芳源面制品厂
始于1917年洪德芳于灌口创办,传承四代,历史悠久,秉承优良传统并不断创新,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保证绿色健康,口感上佳,广受当地民众好评。德芳是厦门知名餐饮——味友乡土美食推广有限公司鸭肉面线的供应厂家。德芳源面制品厂于2015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并于2018年获厦门市小作坊示范点称号。
●厦门市集美区梅爽君面制品店
自2019年通过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核准以来,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规定的各项要求,强化食品质量,积极更新设施设备,改进生产加工条件,逐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开展诚信经营。该小作坊加强对多道生产工序的质量管控,加工环境整洁,生产出的挂面以极佳的口感深受市场欢迎。
●厦门市同安区锦大华糕点加工厂
被厦门老字号协会授予“厦门特色品牌”小作坊。自2006年起,开始从事馅饼生产,于同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锦大华加工厂配备齐全,严格管控生产加工环节,建立了完善的食品进货查验制度,有规范的食品包装和标签,在产品质量方面,用料精细,选用优质面粉以及研磨十分精细的饼馅,馅饼外皮酥脆,口感细腻。
●厦门市同安区杨金灿面线制造厂
老板杨金灿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手工面线生产。于2016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该作坊设立了洗手更衣区、材料区、工具区、加工区、包装区,环境干净整洁,建立操作规范等管理制度。面线质量好、口感佳,煮熟不糊且富有韧性和弹性。
●厦门市同安区玉琛梅影食品加工厂
于2019年4月成立投入生产,聘请有着40年闽南古早味特产制作工艺的老师傅进行指导生产,致力于生产闽南古早味特产食品。工厂生产的面茶可以充当早餐及下午茶、生产的花生酪是茶配佳品,两款产品均能勾起很多人儿时的记忆,深受消费者喜爱。
●厦门市翔安区豆多多豆制品加工店
自2017年起从事豆干生产,同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各项食品安全工作。严格把控食品原料关,对豆干生产的原材料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购货记录;在生产工艺上严格秉承古法盐卤制作,始终坚持不用石膏,不添加消泡剂等添加剂。
●厦门市翔安区刘夫人吉祥面制品加工店
于2017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获得2018年厦门市小作坊示范点称号,注册商标喆祥面坊。该小作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经过一系列的产品工艺改进,生产出低盐、全素的面食,且无添加食品添加剂。现为厦门日报线上平台“厦门喵”区域内唯一合作单位。
●厦门市翔安区面缘百丰面线加工厂
于2017年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获得2018年厦门市小作坊示范点称号,注册商标黄水加。该小作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合理布局,规范生产;手工制作,生产的面线纤细有弹性。成立至今,抽检合格率达100%。现为翔安区非遗工坊、《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美食。
●厦门市翔安区鑫金坤铧淀粉制品店
于2018年通过小作坊生产核准,注册商标振金坤,其产品为地瓜粉粿。该小作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改进工艺,工序优良,环境整洁,生产的地瓜粉粿爽滑可口,地瓜粉粿畅销全市。
特色品牌 评选标准
具有一定知名度。产品独特,具有鲜明的厦门地域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过程管控严格。生产加工过程管理严格,建立从原料购进到销售的全程记录制度,规范食品的包装和标签,台账资料齐全,食品安全各项制度严格落实。
美誉度高。产品信誉良好,信守承诺,无欺诈消费者行为,服务体系完善,用户满意,投诉少且能及时妥善处理。
无违法违规记录。无违法违规行为,且产品抽检未出现不合格。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