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细品这来自草原的品牌之味
2021-02-01 10:02:41|248|起点商标网
来源:中国市场监督报
最能代表内蒙古的味道是什么?是浓郁的奶香,是瓜果的甜美,还是牧草的芬芳?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日前赴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提质增效体验行采访,见到在商标品牌的带动下,当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优势产业传递出独特的草原品牌之味。
王蕾和她的“孪生”商标
在烤牛肉、涮羊肉“遍地走”的鄂尔多斯饮食市场,创业者王蕾用小小的鸡爪征服了当地人的味蕾。
刘海齐眉的短发,粗粗的黑框眼镜,弯成月牙的笑眼......这件辨识度很高的图形商标,与“小蕾鸡爪爪”品牌持有人王蕾如“孪生姐妹”般相似。
“这件商标的成功注册,是我创业之路的里程碑。”王蕾对记者说,大学毕业后,她在多次创业后抓住商机,揉合当地和外地口味,烹制出不同口味的鸡爪,引起了尝惯牛羊肉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2017年3月,经原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复,鄂尔多斯市商标受理窗口正式运行。王蕾听说后,马上跑去咨询,一打听,注册流程清楚明了,一件商标受理费用仅300元。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她很快填写了第一件商标申请书。
小商标撬动大市场,如今,“小蕾鸡爪爪”已注册了3件商标。“有了品牌,我们就不怕被人仿冒了。消费者认得这件商标,就认得了我。”王蕾笑着说。
王蕾的创业经历是一个缩影,投射出商标便利化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作用,改革红利通过小小的商标受理窗口在当地持续释放。
“商标受理点的设立,为本市企业发展创造了便利化条件。”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韩玉光说,“商标注册申请人普遍反映办事成本降低了、时间缩短了,大家办企业、创品牌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商标便利化改革带动了农牧民脱贫致富。“准格尔糜米”“乌审旗玉米”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纷纷注册成功,其中“鄂尔多斯细毛羊肉”地标年创经济效益达7.6亿元,带动60%以上农牧民稳定增收。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商标注册总量达29206件,全市拥有驰名商标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件。过去人们常说,“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是当地的经济支撑。如今,多彩的商标品牌、迸发的创业热情,正为鄂尔多斯草原注入新的活力。
品牌之花向阳生长
前往巴彦淖尔市的国道边,大片向日葵花海在风中泛起涟漪。在当地,以葵花籽为代表的特色产品,正集河套地区之天地灵气,携商标品牌的强劲助力,为巴彦淖尔带去发展活力。
过去,由于巴彦淖尔农畜产业呈现小、散、弱的传统模式,导致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外观、品质参差不齐。当地的小麦、向日葵籽、山羊绒等农产品尽管质量优异,却“养在深闺无人知”。
2018年6月,巴彦淖尔市政府委托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交了“天赋河套”、“河套农耕”等75件集体商标注册申请。商标局依规启动绿色通道,加快审查工作,极大缩短了“天赋河套”系列集体商标注册时间,为当地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2018年9月,巴彦淖尔市首个由政府背书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赋河套”正式发布,当地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初次有了共同的名字。
“三胖蛋”瓜子是首批入选“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产品之一。2019 年,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三胖蛋”瓜子荣获金奖。目前,“三胖蛋”瓜子已和全国上百家重点经销商、各大电商网站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我们围绕打造‘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对市场主体新注册商标实施政策扶持。”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赵永君说,“市场监管部门当好商标宣传员,广泛宣传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深挖地方特色产业商标资源。”
目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授权 12 家企业、53 款产品。“天赋河套”系列集体商标已注册成功105 件,集体商标数量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
在“天赋河套”品牌引领下,巴彦淖尔的农牧产业脱离了传统模式,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盟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巴彦淖尔位列第一位。
据统计,2019年巴彦淖尔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91家,实现销售收入94.8亿元,“天赋河套”品牌授权产品普遍溢价20%—50%。
“乳都”走上快车道
有着“中国乳都”之称的呼和浩特市,“蒙牛”“伊利”等品牌在当地已成为一种生活符号,滋养着草原人民。
从1993年6月在呼市原工商局登记注册,到如今乳业基地遍布世界,“伊利”品牌一路走出草原。在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公布的“2019年最有价值食品品牌50强”榜单中,“伊利”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三。
在伊利集团的乳制品生产加工车间,产品在生产线上快速流动。安慕希、金典、QQ星、畅意100%、金领冠、畅轻、巧乐兹、伊利牧场、冰工厂......包装上的一件件商标,支撑着“伊利”不断前行。
伊利集团知识产权总监徐立群表示,得益于呼市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2019年伊利集团商标申请量及获准注册量在同行企业中均名列前茅,这为布局海外市场打牢了基础。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乳都”的商标品牌战略已经跨出乳制品行业,迈入整体性规划统筹阶段,成为当地市场主体发展由“量”转“质”的破题之匙。
近年来,呼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商标受理窗口采取“基准制度+延伸服务+定向分析”的工作模式,为市场主体打通商标注册申请“最后一公里”。生态保护、民族经济、地理标志等特色品牌建设不断推进,“蒙草”、“泰利达”、“赛罕南瓜”等后起之秀相继诞生。
截至2020年7月底,呼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64335件,商标申请量、注册量和有效注册量稳居自治区首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呼市商标受理窗口在保持原有受理渠道畅通的基础上,推行网上“零见面”受理业务。上半年呼市商标受理量不降反增,较2019年同期增长41.7%。
“对急需恢复生产而资金不足的中小微企业,我们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支持融资企业快速获得贷款。”呼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苏云喜介绍,目前窗口共受理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13件,担保债权金额共计17832万元。
截至2020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有效商标注册总量已达22.1万件,平均每10.8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7件,超过全国各省拥有量平均数。
从内蒙古草原一路走来,引人入胜的不仅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和物产,更是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一连串商标品牌。在这片生机勃勃的草原上,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正铺就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最能代表内蒙古的味道是什么?是浓郁的奶香,是瓜果的甜美,还是牧草的芬芳?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日前赴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提质增效体验行采访,见到在商标品牌的带动下,当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优势产业传递出独特的草原品牌之味。
王蕾和她的“孪生”商标
在烤牛肉、涮羊肉“遍地走”的鄂尔多斯饮食市场,创业者王蕾用小小的鸡爪征服了当地人的味蕾。
刘海齐眉的短发,粗粗的黑框眼镜,弯成月牙的笑眼......这件辨识度很高的图形商标,与“小蕾鸡爪爪”品牌持有人王蕾如“孪生姐妹”般相似。
“这件商标的成功注册,是我创业之路的里程碑。”王蕾对记者说,大学毕业后,她在多次创业后抓住商机,揉合当地和外地口味,烹制出不同口味的鸡爪,引起了尝惯牛羊肉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2017年3月,经原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复,鄂尔多斯市商标受理窗口正式运行。王蕾听说后,马上跑去咨询,一打听,注册流程清楚明了,一件商标受理费用仅300元。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她很快填写了第一件商标申请书。
小商标撬动大市场,如今,“小蕾鸡爪爪”已注册了3件商标。“有了品牌,我们就不怕被人仿冒了。消费者认得这件商标,就认得了我。”王蕾笑着说。
王蕾的创业经历是一个缩影,投射出商标便利化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作用,改革红利通过小小的商标受理窗口在当地持续释放。
“商标受理点的设立,为本市企业发展创造了便利化条件。”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韩玉光说,“商标注册申请人普遍反映办事成本降低了、时间缩短了,大家办企业、创品牌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商标便利化改革带动了农牧民脱贫致富。“准格尔糜米”“乌审旗玉米”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纷纷注册成功,其中“鄂尔多斯细毛羊肉”地标年创经济效益达7.6亿元,带动60%以上农牧民稳定增收。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商标注册总量达29206件,全市拥有驰名商标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件。过去人们常说,“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是当地的经济支撑。如今,多彩的商标品牌、迸发的创业热情,正为鄂尔多斯草原注入新的活力。
品牌之花向阳生长
前往巴彦淖尔市的国道边,大片向日葵花海在风中泛起涟漪。在当地,以葵花籽为代表的特色产品,正集河套地区之天地灵气,携商标品牌的强劲助力,为巴彦淖尔带去发展活力。
过去,由于巴彦淖尔农畜产业呈现小、散、弱的传统模式,导致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外观、品质参差不齐。当地的小麦、向日葵籽、山羊绒等农产品尽管质量优异,却“养在深闺无人知”。
2018年6月,巴彦淖尔市政府委托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交了“天赋河套”、“河套农耕”等75件集体商标注册申请。商标局依规启动绿色通道,加快审查工作,极大缩短了“天赋河套”系列集体商标注册时间,为当地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2018年9月,巴彦淖尔市首个由政府背书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天赋河套”正式发布,当地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初次有了共同的名字。
“三胖蛋”瓜子是首批入选“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产品之一。2019 年,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三胖蛋”瓜子荣获金奖。目前,“三胖蛋”瓜子已和全国上百家重点经销商、各大电商网站形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我们围绕打造‘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对市场主体新注册商标实施政策扶持。”巴彦淖尔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赵永君说,“市场监管部门当好商标宣传员,广泛宣传品牌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深挖地方特色产业商标资源。”
目前,“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共授权 12 家企业、53 款产品。“天赋河套”系列集体商标已注册成功105 件,集体商标数量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
在“天赋河套”品牌引领下,巴彦淖尔的农牧产业脱离了传统模式,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不断涌现,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内蒙古自治区2019年盟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巴彦淖尔位列第一位。
据统计,2019年巴彦淖尔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291家,实现销售收入94.8亿元,“天赋河套”品牌授权产品普遍溢价20%—50%。
“乳都”走上快车道
有着“中国乳都”之称的呼和浩特市,“蒙牛”“伊利”等品牌在当地已成为一种生活符号,滋养着草原人民。
从1993年6月在呼市原工商局登记注册,到如今乳业基地遍布世界,“伊利”品牌一路走出草原。在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公布的“2019年最有价值食品品牌50强”榜单中,“伊利”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三。
在伊利集团的乳制品生产加工车间,产品在生产线上快速流动。安慕希、金典、QQ星、畅意100%、金领冠、畅轻、巧乐兹、伊利牧场、冰工厂......包装上的一件件商标,支撑着“伊利”不断前行。
伊利集团知识产权总监徐立群表示,得益于呼市良好的品牌发展环境,2019年伊利集团商标申请量及获准注册量在同行企业中均名列前茅,这为布局海外市场打牢了基础。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乳都”的商标品牌战略已经跨出乳制品行业,迈入整体性规划统筹阶段,成为当地市场主体发展由“量”转“质”的破题之匙。
近年来,呼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商标受理窗口采取“基准制度+延伸服务+定向分析”的工作模式,为市场主体打通商标注册申请“最后一公里”。生态保护、民族经济、地理标志等特色品牌建设不断推进,“蒙草”、“泰利达”、“赛罕南瓜”等后起之秀相继诞生。
截至2020年7月底,呼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64335件,商标申请量、注册量和有效注册量稳居自治区首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呼市商标受理窗口在保持原有受理渠道畅通的基础上,推行网上“零见面”受理业务。上半年呼市商标受理量不降反增,较2019年同期增长41.7%。
“对急需恢复生产而资金不足的中小微企业,我们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支持融资企业快速获得贷款。”呼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苏云喜介绍,目前窗口共受理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13件,担保债权金额共计17832万元。
截至2020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有效商标注册总量已达22.1万件,平均每10.8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67件,超过全国各省拥有量平均数。
从内蒙古草原一路走来,引人入胜的不仅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和物产,更是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一连串商标品牌。在这片生机勃勃的草原上,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正铺就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